东山之志
拼音dōng shān zhī zhì
含义指隐居的念头。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典故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隐居的念头。
成语举例:时与风流儒雅之士,置酒高会,吟咏先王遗风,翛然有东山之志。★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人的志向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东山之志源于中国古代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孙膑的军事家,他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并且被迫流亡到东山。尽管身处逆境,孙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仍然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东山之志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使用场景
- 东山之志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可以用于鼓励他人不要放弃,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故事起源
- 东山之志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游侠列传》中的“孙膑列传”。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军事家,他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并被迫流亡到东山。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志向,而是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成语结构
- 东山之志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东山”表示地名,意为东边的山,“之”是一个助词,表示所属关系,意为的;“志”表示志向和抱负。
例句
- 1. 他失去了一切,但仍然保持着东山之志,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2. 即使遭遇了失败,我们也不能放弃东山之志,要继续努力前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东山之志”与孙膑的故事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孙膑在东山流亡的情景,以及他坚定的志向和抱负,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了了解东山之志的含义和故事背景外,可以进一步学习孙膑的其他故事,以及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有东山之志,将来当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尽管考试失败了,但我仍然保持着东山之志,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3. 高中生:即使遇到了挫折,我也不会放弃东山之志,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我依然保持着东山之志,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