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囚对泣
拼音chǔ qiú duì qì
含义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出处《晋书·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典故出处
《晋书·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近义词
悲观失望、束手无策
反义词
谈笑自若、败而不馁
英文翻译
the captives from Chu weeping with each oth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成语举例: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楚囚对泣耶?(清 陈康祺《郎潜记闻》)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相对发愁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囚,不能读作“qiū”。
成语辨形:泣,不能写作“弃”。
成语故事
公元316年,刘曜率军灭了西晋。司马睿在王导的拥护下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一些贵族及大臣每当天气晴朗时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酒,武城侯周凯发感慨引发大家都哭了起来,丞相王导说要收复神州,不能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
详细解释
- 楚囚,指被楚国俘虏的人;对泣,指相互哭泣。成语来源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楚囚》篇,描述了楚国的俘虏在囚禁期间,互相哭泣的情景。这个成语意味着在困境中,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慰藉,共同面对困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慰藉,互相安慰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在困境中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苦,也可以用来形容同事之间在工作中互相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故事起源
- 成语“楚囚对泣”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中的《楚囚》篇。这篇诗描绘了楚国的俘虏在囚禁期间,相互哭泣的情景。这个成语通过描述楚国俘虏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困境中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慰藉、共同哀悼的情感。
成语结构
- 楚囚对泣,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每个词的意思分别是“楚囚”和“对泣”。
例句
- 1. 在这次灾难中,大家像楚囚对泣一样,相互支持,共同渡过难关。2. 他们俩是真正的好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楚囚对泣,互相鼓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成语“楚囚对泣”:1. 将成语分为两个词,分别记忆“楚囚”和“对泣”的意思。2. 想象楚国的俘虏在囚禁期间相互哭泣的情景,以此来联想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楚国的历史和楚国俘虏的遭遇。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比赛中,我们就像楚囚对泣一样,互相鼓励,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在面对高考的压力时,我们班同学就像楚囚对泣一样,互相安慰,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3. 高中生:在准备大学申请时,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就像楚囚对泣一样,共同追求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