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见胆
拼音kāi kǒu jiàn dǎn
含义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出处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典故出处
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近义词
开口见心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直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开口见胆形容一个人能够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意见,不畏惧他人的反对或批评。这个成语强调了坦率直言的品质,以及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勇气和果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重要场合或关键时刻敢于直言不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意见。它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勇气和坦率,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 关于“开口见胆”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学中已经有所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下,直言不讳被视为一种品质和美德,因为它代表了勇气和真诚。因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有关。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开口”和“见胆”。其中,“开口”表示开始说话,而“见胆”表示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或意见。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开口见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2. 她是一个敢于开口见胆的人,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记忆技巧
-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成语分解为“开口”和“见胆”,分别记忆这两个词的含义。2. 将成语与勇气和坦率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强调开口见胆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气和坦率相关的成语,例如“直言不讳”、“敢言”等。同时,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对直言不讳的重视和赞扬的相关故事和文学作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上开口见胆地告诉老师我不明白的问题。2. 中学生:我在家庭聚会上开口见胆地向亲戚们表达了我的意见。3. 大学生:我在课堂上开口见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想法。4. 成年人:我在公司会议上开口见胆地提出了改进工作流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