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卖国求利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iguóqiú

卖国求利

拼音mài guó qiú lì

含义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三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典故出处

  • 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三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近义词

  • 卖国求荣、求荣卖国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谋求个人的名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卖国求利是一个贬义词汇,形容个人出卖国家或背叛祖国,以谋求个人的私利。这个成语强调了背叛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出卖国家或背叛祖国的人,并用以批评和谴责此类行为。可以用于讨论历史事件、政治背叛、国家利益等话题。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孟尝君的政治家,他出卖国家利益,与外国敌对势力勾结,以谋求个人的私利。孟尝君的背叛行为被人们深深谴责,后来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动词

例句

  • 1. 他为了个人的利益,卖国求利,背叛了自己的祖国。2. 这些人出卖国家的机密,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真是卖国求利的典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站在卖掉自己的祖国的货摊前,追求眼前的利益而背叛了祖国,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卖国求利的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说如果我不给他们零食,他们就会卖国求利。2. 初中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卖国求利是一种十分可耻的行为。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卖国求利的人,他们的罪行将永远被人们所记住。4. 大学生:我们应该珍爱祖国,不做卖国求利的人。

拆字解意

卖国求利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