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迷途知返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fǎn

迷途知返

拼音mí tú zhī fǎn

含义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典故出处

  •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近义词

  • 悬崖勒马

反义词

  • 执迷不悟

英文翻译

  • return to the correct path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成语举例: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返,不能读作“fán”。

成语故事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虽然其家世代为官,但他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家境非常贫寒。而陶渊明人穷志不短,勤奋读书。后来,他在叔父的引荐下成为彭泽(今属江西)县令。然而,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上任没几天便思念故土,想辞官归去。他觉得,出来当官只是为了糊口,可衣食无忧之后却由于所做之事违反了内心本意,非常痛苦。不久,陶渊明的妹妹在武昌(今河北鄂城)去世。他想立刻去吊唁,于是辞去了官职。就这样,陶渊明仅当了八十多天的官就又过上了田园生活。又据记载,陶渊明是因不肯屈从于郡里派来的一个盛气凌人的督邮,才交出官印,隐居田园的。陶渊明隐居后,便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也就是成语迷途知返的出处。在这篇赋的序中,他总结了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认识到过去虽已无可挽回,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意思是出来当官已错,现在归隐还来得及。自己确实迷失了道路,好在虽迷了路但还知道回来。他的许多田园诗正是在此之后创作出来的。

详细解释

  • 迷途知返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迷途意味着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知返指的是意识到错误并回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迷失了方向之后,意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迷途知返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犯错之后,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并改正。它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犯错后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

故事起源

  • 迷途知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故事讲述了汉朝时期,当权者王莽执政期间,犯下了许多错误决策,导致国家陷入混乱。在朝廷内一位贤臣劝告王莽及时反思并改正错误,他用了“迷途知返”来形容王莽应该意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迷途知返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构成了一个主谓宾结构。

例句

  • 1. 我们应该迷途知返,及时纠正错误。2. 他在经历了失败后,迷途知返,重新开始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迷途知返这个成语:1. 将每个字的意思记住:迷、途、知、返。2. 将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起源记住,理解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迷途知返相关的成语或者故事,例如“误入歧途”、“悬崖勒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迷路时,迷途知返,找到了回家的路。2. 初中生:当我发现自己学习方法错误时,我迷途知返,改变了学习策略。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希望能够迷途知返,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拆字解意

迷途知返成语造句

  • 迷途知返造句(精选55条)

    1、沐猴而冠没关系。只要你能够迷途知返你就还是可以做回原来的自己的。2、他说,原本他要资料交给台南地检署人员,但是现在他要密封这些资料用双挂号寄给吕秀莲,同时还写了一封信劝吕秀莲“迷途知返,不要再帮陈水扁”。3、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迷途知返...

  • 迷途知返造句(精选40条)

    迷途知返解释: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近义词:浪子回头悬崖勒马反义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1、友情是迷茫中的一剂清醒药,促使你迷途知返。2、你干了坏事,知道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我们是可以从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