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刻不容缓在词典中的解释
rónghuǎn

刻不容缓

拼音kè bù róng huǎn

含义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典故出处

  • 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近义词

  • 迫不及待、火烧眉毛

反义词

  • 绰绰有余、悠闲自得

英文翻译

  • urgen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成语举例: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迫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刻,不能读作“kē”。
    成语辨形:刻,不能写作“克”;缓,不能写作“援”或“暖”。
    成语辨析:刻不容缓和“迫在眉睫”;都形容形势非常紧迫。不同在于:刻不容缓重在不能拖延;也指主观上迫不及待的事情;“迫在眉睫”重在已到眼前;常形容客观上紧急的事。
    成语谜面:立等图章;不准超过十五分钟
    歇后语:雕花店里失火;蹲在地上等裤子

详细解释

  • 刻,指时间非常短暂;不容,指无法容忍、推迟;缓,指拖延。刻不容缓表示事情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或推迟。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行动的场合,强调时间的紧迫性。

故事起源

  • 成语“刻不容缓”出自《史记·平准书》。故事发生在秦朝,当时秦国的国力强盛,但由于内外交困,秦始皇想要统一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于是,他命令丞相李斯写了一份名为《平准书》的奏折,强调了统一六国的重要性,并告诫秦始皇“刻不容缓”,必须立即行动。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副词+动词

例句

  • 1. 现在我们的任务非常紧急,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行动。2. 在这场疫情中,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我们要刻不容缓地做好防控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刻不容缓”拆分为“刻+不容+缓”,通过理解每个字的意义,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时间和紧急性相关的成语,例如“迫在眉睫”、“一刻千金”等,可以帮助拓展词汇并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我还有好多课本没看完,真是刻不容缓啊!2. 初中生: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队的队员们都在紧张地训练,因为时间刻不容缓。3. 高中生: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快到了,我还没准备好申请材料,真的刻不容缓啊!4.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期限就在眼前,我必须刻不容缓地完成它。5. 成年人:公司的项目进度严重滞后,我们需要刻不容缓地加班加点来赶进度。

拆字解意

刻不容缓成语造句

  • 刻不容缓造句(精选90条)

    1、埃及称寻求中东和解刻不容缓。2、扫除生活的坎坷,让如意永伴;扫除生命的疾病,让健康永伴;扫除友谊的障碍,让情谊常伴;扫除世界的文盲,让社会和谐。国际扫盲日,扫除文盲,刻不容缓!3、其中,9亿美元投入了三家倍受尊敬、以前均安全的美国企业以...

  • 刻不容缓造句(精选36条)

    刻不容缓解释: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近义词:迫不及待火烧眉毛1、这是性命关天的事,当然是刻不容缓的。2、李奶奶的心脏病发作了,刻不容缓,大家送她到医院治疗。3、汛期已到,防洪的准备工作是刻不容缓的。4、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