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薄情无义在词典中的解释
báoqíng

薄情无义

拼音báo qíng wú yì

含义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典故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近义词

  • 薄情寡义

反义词

  • 深情厚意

英文翻译

  • have no affections and be a man of shallow feeling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成语举例:请不要做薄情无义的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缺乏感情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薄情无义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人对感情冷漠、没有情义。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对待感情和友情的冷淡和无情。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待感情和友情漠然无情的人。可以用在描述个人行为、评价他人或者评论社会现象的场景中。

故事起源

  • 薄情无义最早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与齐世子建相善,齐国公子无贤智。建长子死,无子,乃谓主父偃曰:“吾死无后,子亦死无后,吾与子无所往矣。请子与余死。”主父偃曰:“国君与国人,父与子,各有所归。且吾闻之,犬马之相爱也薄情无义,人之相爱也亲尽义尽。今子死而我死,其可乎?”建乃谢之。”这个故事中的“薄情无义”形容了主父偃对待感情和友情的冷漠和无情。

成语结构

  • 薄情无义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既形容了一个人的情感冷淡又形容了他对待友情的无情。

例句

  • 1. 他对待感情非常薄情无义,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2. 这个人薄情无义,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肯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冷漠、无情的人物或者情节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中,看到一个受伤的小动物,却无动于衷地走开,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记忆薄情无义这个词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感情、友情相关的成语,如“冷若冰霜”、“无情无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薄情无义地拒绝了我的邀请。初中生:这个人薄情无义,连自己的朋友都不肯帮助。高中生:他薄情无义地背叛了我们的友谊。大学生:这个人对待感情非常薄情无义,不值得我们去信任。

拆字解意

薄情无义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