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尽鹅飞
拼音shuǐ jìn é fēi
含义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眼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典故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眼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近义词
鸡飞蛋打、水净鹅飞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成语举例: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用不了多久,一样要落得个水尽鹅飞的收场!”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补语、分句;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水尽,指水源枯竭;鹅飞,指鹅群飞走。成语“水尽鹅飞”比喻环境变化大,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变故突然发生,局势急转而变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宋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宰相名叫范仲淹。范仲淹在任官期间致力于治理水利,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有一天,范仲淹去视察修筑的水利工程,看到工程已经完成,水源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河道变得宽阔,水流顺畅。但是,当他回头一看,却发现原本栖息在河边的鹅群已经飞走了。这个情景让范仲淹深思,他意识到人事物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水源枯竭后鹅群飞走一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古之良将,皆有死而无悔者。鲁仲连、孔明,固得之矣。”这段文字传世后成为了“水尽鹅飞”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资金突然断供,水尽鹅飞,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2.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果不不断创新,企业就有可能水尽鹅飞。3. 他的团队成员纷纷离职,水尽鹅飞,他的计划无法继续进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水尽鹅飞”想象成一个湖泊的水源枯竭后,鹅群飞走的情景。这样的变化是突然且巨大的,可以通过想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水尽鹅飞”相似的成语,例如“翻天覆地”、“天翻地覆”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水利相关的成语,如“治水工程”、“水滴石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下雨了,我们原本要去玩的游乐场关闭了,水尽鹅飞。2. 中学生:这个学期我们班换了新班主任,原本的学习氛围水尽鹅飞了。3. 大学生及成人:经济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都关门了,水尽鹅飞,很多人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