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
拼音zhǐ sāng mà huái
含义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近义词
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
反义词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指名道姓
英文翻译
scold the locust while pointing at the mulber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成语举例: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槐,不能读作“ɡuǐ”。
成语谜面:指着桑树骂槐树
歇后语:和尚面前骂秃驴
成语故事
贾政寿辰那天,夏太监前来宣贾政入朝觐见,得知元春被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贾府上下欢天喜地,只有宝玉置若罔闻,他惦记黛玉回来,贾琏接完黛玉回来后见凤姐,凤姐倾诉家不好当,人们都在指桑骂槐地抱怨她。
详细解释
- 指桑骂槐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意思是用错误的事物来批评或指责正确的事物。其中,“指桑”指的是指责桑树,而“骂槐”指的是指责槐树。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责的对象和实际应该指责的对象不符,用错了对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批评或指责的对象和实际应该批评或指责的对象不一致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错误的人或事物进行指责,而实际应该指责的是其他人或事物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指桑骂槐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形象比喻很容易理解,所以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指桑骂槐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形象地描绘了用错对象的情况。
例句
- 1. 他指桑骂槐地批评了我,完全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2. 她总是指桑骂槐地批评别人,却从来不检讨自己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意思与其中的两个动词“指”和“骂”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指着一棵桑树和一棵槐树,却用槐树来批评桑树的错误,形象地表示用错对象的情况。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等,可以帮助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指桑骂槐地责备同学,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老师常常指桑骂槐地批评我们,但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3. 高中生:有些政客总是指桑骂槐地批评对手,却很少提出解决问题的实质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