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庞斗智
拼音sūn páng dòu zhì
含义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典故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近义词
钩心斗角
反义词
和平共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成语举例:〖示例〗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钩心斗角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孙宾和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后,庞涓辞师下山,任魏国上将军之职。翟向魏惠王举荐孙宾。庞涓忌妒,诬陷孙宾通齐,残忍地施以刖刑黥刑,又骗他录写《孙子兵法》十三篇,打算写完了杀害他。庞涓家丁暗告孙宾。孙宾装疯,使庞不防,后得齐国大臣救助,逃出魏国。 孙宾至齐,被拜为军师之职,每一次用围魏救赵之计,在桂陵地方击败了庞涓统率的魏军。第二次,孙宾用减灶之计,将庞涓诱入马陵道,用乱箭将他射死。
详细解释
- 孙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庞涓,他们都是智勇双全的人物。孙庞斗智形容两个智谋过人的人互相较量智慧,斗智斗勇,争夺胜利。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两个聪明才智出众的人在智慧上的较量,也可以用于形容两个敌对势力之间的智力斗争。
故事起源
- 成语“孙庞斗智”的故事起源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著作,孙武是其作者。庞涓是孙武的对手,他们曾经在战争中进行了多次智力较量,互相斗智斗勇。
成语结构
- 主语+孙庞
例句
- 1. 两位政治家在辩论中孙庞斗智。2. 这场比赛是两位棋手之间的孙庞斗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孙武和庞涓的形象,想象他们在智慧上的较量,从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可以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两个聪明的同学在数学竞赛中孙庞斗智。2. 初中生:在围棋比赛中,两位高手展开了激烈的孙庞斗智。3. 高中生:历史课上,老师讲述了孙武和庞涓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孙庞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