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
拼音yè gōng hào lóng
含义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典故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近义词
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反义词
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英文翻译
Lord Ye who chaimed to be fond of dragons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when a real one appear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成语举例: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成语辨形:龙,不能写作“尤”。
成语谜面:倾古雄才爱中华
成语故事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详细解释
- 叶公是古代一个喜好艺术的人,他非常喜欢龙,并且经常自称为“龙”。然而,他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龙,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品味而虚伪地追求龙。这个成语通过叶公的假装喜欢龙的行为,形象地比喻了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尚品味或追求时尚而虚伪地追求某种事物。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虚伪地追求某种事物或表现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或追求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的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叶公是一个追求高雅品味的人,他非常喜欢龙,并且经常自称为“龙”。然而,他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龙,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品味而虚伪地追求龙。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来形容那些虚伪地追求某种事物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补语
例句
- 1. 他只是叶公好龙,实际上并不真正对艺术感兴趣。2. 她虽然说她喜欢音乐,但其实只是叶公好龙而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与叶公自称为“龙”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叶公喜欢虚伪地追求龙,所以“叶公好龙”就是指虚伪地追求某种事物。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虚伪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掩耳盗铃”、“画饼充饥”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成语的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是叶公好龙,每次说喜欢的东西都不是真心的。2. 初中生:她明明不喜欢足球,却假装喜欢,真是叶公好龙。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时尚而虚伪地追求各种潮流,真是叶公好龙。4. 大学生:有些人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尚品味而追求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他们就是叶公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