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
拼音gāo tán kuò lùn
含义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典故出处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近义词
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反义词
一言不发、沉默寡言
英文翻译
loud and big talk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成语举例: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论,不能读作“lún”。
成语辨形:谈,不能写作“淡”。
成语辨析:高谈阔论和“夸夸其谈”都有“脱离实际空泛谈论”的意思。但高谈阔论是中性成语;有时可以表示“口才好言谈高妙;滔滔不绝”的意思;但“夸夸其谈”无此意;是贬义成语。
成语谜面:摩天楼上说大书
歇后语:对着月亮演讲;坐飞机看报纸;摩天楼上说大书
详细解释
- 高谈阔论是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的,高谈和阔论。高谈指的是言辞高昂、气势磅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阔论指的是广泛而深入地讨论某个问题。高谈阔论的含义是指某人用自己的言辞和见解,自以为是地大谈特谈,而且认为自己的见解非常高明、有道理。
使用场景
- 高谈阔论常用于形容那些自以为是、喜欢大谈特谈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空谈而不会实践的人,也可以用来调侃那些自负而不自知的人。
故事起源
- 高谈阔论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位名叫韩非的思想家。韩非是一个善于辩论的人,他经常以自己的高明见解来引导讨论。他的辩论技巧和自负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人们用“高谈阔论”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喜欢大谈特谈的人,以及那些只会说空话而不会实际行动的人。
成语结构
- 高谈阔论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例句
- 1. 他总是爱高谈阔论,却从来不实际行动。2. 这个人只会高谈阔论,却没有实际的解决方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高谈阔论这个成语:1. 将高谈和阔论的意思分开理解,高谈指的是言辞高昂、气势磅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阔论指的是广泛而深入地讨论某个问题。2. 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高谈着自己的见解,而阔论则代表了他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谈阔论类似的成语,例如:空谈误国、自以为是、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喜欢高谈阔论,但是他的观点很幼稚。2. 初中生:那个同学总是高谈阔论,却从来不考虑其他人的意见。3. 高中生:他的高谈阔论在班级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家对他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4. 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中,每个人都有权利高谈阔论,但是要尊重其他人的观点。5. 成年人:他总是高谈阔论,却从来不付诸实践,这样的人很难被人们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