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到病除
拼音shǒu dào bìng chú
含义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近义词
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反义词
无济于事
英文翻译
When the physician's hand fell on that illnes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成语举例:(1)我病很久,请位专家一看,手到病除,效果极好。(2)他手到病除,车床的故障排除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除,不能读作“cú”。
成语辨析:手到病除和“妙手回春”;可形容医术高明;但手到病除语义要比“妙手回春”轻;手到病除可以形容办事能力强;一动手就解决了问题;而“妙手回春”却不用于此意。
成语谜面:神医
歇后语:药王爷的匾
详细解释
- 手到病除是一个形容词语,意思是治病手法到位,病情能够迅速消除。它形象地比喻处理问题或解决困难非常得当,效果明显。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医术高超,治疗疾病迅速见效。也可以用来形容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非常得当,能够迅速解决困难。
故事起源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吴起的将军,他精通兵法,善于治病。有一次,楚国的太子得了一种顽疾,无论请来多少名医,都无法治愈。吴起听说后,自告奋勇,保证能够治好太子的病。吴起用他精湛的医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久后太子的病情就完全好转,痊愈了。这个故事由此形成了成语“手到病除”,用来形容治病非常灵验,手法到位,病情迅速消除。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手到”和“病除”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医术高超,治病手到病除,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2. 这个团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遇到困难总是手到病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手到病除”与医生治疗病人的形象联想起来,想象一个医生手法灵活准确,能够迅速治愈病人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医疗、治疗相关的成语,如“药到病除”、“神医口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医生的手术非常成功,手到病除,病人很快康复了。2. 初中生:他的数学水平很高,遇到难题总是能够手到病除地解决。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他的研究方法真是手到病除,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