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肃给在词典中的解释
gěi

肃给

拼音sù gěi

注音ㄙㄨˋ ㄍ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敬谨供给。《左传·哀公三年》:“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官人肃给。” 杨伯峻 注:“肃给,谓肃敬供给。”《管子·君臣上》:“是以上有餘日而官胜其任,时令不淫而百姓肃给。此唯上有法制,下有分职也。” 尹知章 注:“肃给,言其敬而供上。” 汉 贾谊 《新书·礼容语下》:“身恭除洁,外内肃给,敬也。”《唐语林·补遗一》引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上之在 陕 ,忧主乏匱,乃命中使屡敕节度及转运使,随主所须,务令肃给。”
    (2).引申为奉公尽职。 宋 司马光 《员外启殡文》:“惟灵居家孝慈,蒞官肃给。”
    (3).敏捷。《国语·晋语七》:“知 羊舌职 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 韦昭 注:“肃,敬也;给,足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肃之言速,给之言急也……聪敏,言其通达也;肃给,言其敏捷也。四字义相贯注, 韦 注失之。”

基本含义

  • 指对待上级或长辈时恭敬有礼,恭顺顺从。

详细解释

  • 肃给是由“肃”和“给”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肃的意思是恭敬、庄重,给的意思是奉献、供养。肃给的意思是对待上级或长辈时恭敬有礼,恭顺顺从。这个成语强调了尊重上级和长辈,以及恭敬对待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肃给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对待上级或长辈时的态度和行为。在工作场合,员工对待领导要肃给,尊重领导的决定和指示。在家庭中,子女对待父母要肃给,尊重父母的意见和要求。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待师长、长辈或者权威人物时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肃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对待上级和长辈的礼节,认为只有恭敬有礼才能得到他们的赏识和认可。肃给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了人们对待上级和长辈时的恭敬态度。

成语结构

  • 肃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公司里,我们要对领导肃给,尊重他们的决策。2. 孩子们应该对父母肃给,听从他们的教导。3. 作为学生,我们要对老师肃给,尊重他们的教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肃给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面对上级或长辈时,站得笔直,身体肃立,表现出恭敬的态度和顺从的举止。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肃给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肃给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肃然起敬”、“肃穆”、“肃静”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我们要对老师肃给,听从老师的指导。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对学长学姐肃给,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建议。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对领导肃给,服从安排和指示。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要对导师肃给,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拆字解意

肃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