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寄予在词典中的解释

寄予

拼音jì yǔ

注音ㄐㄧˋ ㄧ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动)寄托。
    (2) (动)给予(同情、关怀等)。
    [构成]
    并列式:寄+予
    [例句]
    国家对于青年一代寄予极大的希望。(作谓语)寄予无限同情。(作谓语)
    [同义]
    寄托

英文翻译

  • 1.(寄托) place (hope, etc.) on

详细解释

  • ◎ 寄予 jìyǔ
    (1) [place; put in;express;give;show;pin on]∶寄托
    寄予很大希望
    (2) [run out]∶给予关怀、同情等
    凡因社会的不公而受屈的人他都寄予同情
    (1).指给予(同情、关怀等)。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他们在许多时候,对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寄予满腔的同情,连他们的缺点也给以同情甚至鼓吹。” 艾青 《<春天>后记》:“我只不过是无数的乐队中的一个吹笛子的人,只是为这个时代所兴奋,对光明的远景寄予无限的祝福而已。”
    (2).寄托。例如:人民对于青年一代寄予极大的希望。

基本含义

  • 寄予表示把希望、期望、情感等寄托在某人或某事物上,寄予对方厚望。

详细解释

  • 寄予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寄”和“予”两个字组成。寄予的意思是把某种希望、期望、情感等寄托在他人或某个事物上,表示对对方的期待和信任。

使用场景

  • 寄予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期望、信任和希望。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才能、品德和能力,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个事物的期望和信任。

故事起源

  • 寄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个人把自己的希望和信任寄托在一个年轻人身上,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形成了成语寄予。

成语结构

  • 寄予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寄”和“予”。

例句

  • 1. 我将寄予你们对未来的厚望。2. 他寄予了我很大的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寄予”这个成语与“希望、期望、信任”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通过编写例句和进行口头练习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寄予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寄予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寄人篱下”、“寄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寄予了我对学习的期望,我要努力考好成绩。2. 初中生:父母寄予了我对未来的厚望,我要努力实现他们的期望。3. 高中生:老师寄予了我对科研能力的信任,我要努力做出优秀的研究成果。4. 大学生:导师寄予了我对科研的厚望,我要努力做出有意义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