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罂
拼音páo yīng
注音ㄆㄠˊ 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匏樽和木罂缻。系两种酒器,古人结扎之用以渡水,因以“匏甖”借指舟船。甖,同“ 罌 ”。 明 陈子龙 《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毒淫共匏甖,嶔崎同衡軛。”参见“ 腰舟 ”、“ 木罌缻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好,内里却空虚无用。
详细解释
- 匏罂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外形美观,但空心无用。成语“匏罂”比喻外表美好,内在空虚,形容人或事物虚有其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外表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没有内在价值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于描述虚伪的人、虚假的承诺、空洞的言论等。
故事起源
- 匏罂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匏有苦叶”一篇描写了匏罂的特点和比喻意义。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匏罂
例句
- 1. 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才华,但实际上是个匏罂。2. 这个项目宣传得很好,但实际上是个匏罂,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匏罂乐器的空虚外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美丽的乐器没有声音,代表虚有其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诗经》中的其他成语和典故,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经典文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是匏罂,没有艺术价值。2. 初中生:这个广告宣传得很吸引人,但实际上是匏罂,产品并不好。3. 高中生:他的演讲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匏罂,没有实质性内容。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招聘广告很诱人,但实际上是匏罂,工作环境很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匏罂”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