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羽
拼音lín yǔ
注音ㄌㄧㄣˊ ㄧ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1).鳞与羽。《南史·刘敬宣刘怀肃等传论》:“或阶缘恩旧,一其心力,或攀附风云,奋其鳞羽。” 唐 韩愈 《海水》诗:“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2).代称鱼和鸟。《南齐书·高逸传·宗测》:“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云,轻迷人路。”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謡咏。”
(3).代称鱼和雁。借指书信。 宋 柳永 《倾杯乐》词:“频耳畔低语,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从此尽把凭鳞羽。” 明 刘基 《怨王孙》词:“鳞羽路阻,佳人何处,木落山寒,江空岁暮。” 清 林则徐 《致姚春木王冬寿书》:“龙沙万里,鳞羽难通,但有相思,勿劳惠答也。”
(4).比喻行迹。 唐 杜牧 《雨中作》诗:“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
基本含义
- 鳞羽意指鱼的鳞和鸟的羽毛,形容事物的密集和繁多。
详细解释
- 鳞羽形容事物数量众多,密集如鱼鳞和鸟羽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物数量众多、密集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中有“鳞次栉比”的记载,形容城墙上的箭楼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密集。后来,人们将“鳞次栉比”简化为“鳞羽”,用来形容事物的数量众多。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人山人海,鳞羽相望。2. 鳞羽不可胜数,数不胜数。3. 这个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鳞羽如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鱼的鳞片和鸟的羽毛想象成密集排列,形成一个形象的场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数量众多相关的成语,如“如鱼得水”,“人山人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养了很多鸟,它们的羽毛鳞羽绚丽多彩。2. 初中生:这个大型购物中心里,人们鳞羽相望,人山人海。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情节丰富多样,鳞羽不可胜数。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城市的人口众多,鳞羽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