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点窜在词典中的解释
diǎncuàn

点窜

拼音diǎn cuàn

注音ㄉㄧㄢˇ ㄘ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点窜 diǎncuàn
    [polish;delete and interpolate] 修整字句;润饰
    公又与韩遂书,多所点窜。——《三国志·武帝纪》
    经他一点窜,这篇文章就好多了

近义词

  • 修改、篡改、窜改、编削、修削、删改、改削

英文翻译

  • 1.(指修整字句) polish; revise

详细解释

  • 删改;修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与 遂 书,多所点窜。” 唐 李商隐 《韩碑》诗:“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 曾文正公 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诸贤,各创一稿,然后审择点窜。”

基本含义

  • 指故意篡改他人的文字或作品,改动其中的内容。

详细解释

  • 点窜一词源自于古代书法,原指用笔点画来修饰字迹,使其更加美观。后来逐渐引申为篡改他人的文字或作品,改动其中的内容。点窜的行为通常是出于不良动机,目的是为了掩盖事实或者歪曲真相。

使用场景

  • 点窜常常用于描述在文学、艺术或者新闻报道中的不当修改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在交流中故意篡改他人的话语或者文字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古代有个叫韩湘子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喜欢点窜别人作品的人。有一天,他看到一幅画,觉得画上的山水不够美丽,就用画笔在上面点了几下。结果,这幅画成了丑陋不堪的模样。此事后来被人传为佳话,用来形容点窜他人作品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点窜了我的文章,把原本的意思都改变了。2. 这个新闻报道被指责为点窜事实,捏造了一些内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点窜的发音“diǎn cuàn”联想成“点醇”,表示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就像是在酒中加入了不纯的成分一样不道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篡改”、“歪曲”等,以加深对点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点窜了我的画,把我画的小鸟变成了大象。2. 初中生:有人点窜了我写的作文,改动了其中的一些细节。3. 高中生:这篇文章被指控为点窜事实,捏造了一些数据。4. 大学生:他点窜了我的论文,把我原本的观点扭曲了。

拆字解意

点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