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达
拼音dì dá
注音ㄉㄧˋ ㄉ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通达,顺畅。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某窃以自夫子没,迄今数千百年,其教混沦閎诞,充格上下,斯须不可亡,天地得之,日星光明不鬭食,山泽棣达而不童涸。”
基本含义
- 形容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堂堂正正。
详细解释
- 棣达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棣”是指榆树的果实,寓意美好和珍贵;第二个字“达”是指达到、实现。棣达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堂堂正正。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举止都非常好,值得他人称赞和尊敬。
使用场景
- 棣达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举止非常好,值得他人学习和尊敬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勤奋努力、诚实守信,或者一个人对待朋友真诚友善、乐于助人等。
故事起源
- 棣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李斯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李斯在秦始皇面前劝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秦始皇却没有采纳。之后,李斯被贬为庶人,他的朋友劝他改变自己的态度,但李斯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保持棣达的品德和行为。他说:“我宁可守住棣达的品德,也不愿意为了权势而违背原则。”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言行正直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棣达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棣”和“达”分别是形容词和动词,表示品德高尚和实现的意思。
例句
- 1. 他一直是我们班的榜样,品学兼优,真是一个棣达的好学生。2. 她在工作中一直秉持着棣达的原则,从不做出任何不诚实的事情。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棣达”拆分为“棣”和“达”,并与其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想象榆树的果实非常美好和珍贵,而“达”则表示实现和达到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字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成语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棣达这个成语。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故事书、成语词典等来扩大对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棣达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大家都很喜欢他。2. 初中生:她在班级中的表现非常棣达,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作为班长,他一直以棣达的榜样示范给大家,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4. 大学生:他在学术研究中一直坚持棣达的原则,从不做出任何不诚实的事情,因此在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