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讲宾之初筵
本支既蕃衍,道化亦流行。
粤若卫武公,展也令誉彰。
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
反躬益淬厉,托言敷雅章。
朝夕冀相接,寤寐耿弗忘。
爰思庸为诗,燕飨礼极臧。
苟不究终始,曷能鬯抑扬。
时维肆筵日,冠盖来煌煌。
秩然宾主分,蔚然鹓凤翔。
俎豆陈左右,肴核荐馨香。
旅酬倡欢虞,八音迭铿锵。
惟云在和乐,毋以踰太康。
请观嘉会初,靡不罄所飨。
史臣相我右,监官佐我傍。
容止慎有节,语言矜有常。
终希蹈矩矱,勿为德之凉。
所以古君子,勉勉念自强。
迨兹礼物既,宁莫怀所往。
三爵稍不识,主宾实傍徨。
峨峨弁倾侧,傞傞舞趋跄。
喧笑四座起,谑浪殊未央。
遽俾出童羖,而为中心伤。
所以古君子,兢兢恒自将。
矧今创造始,风云动八方。
凡我百执事,岂不负责望。
般乐诚怠傲,流连乃荒亡。
屏翰既有托,启居在不遑。
至尊宵旰间,文武翕弛张。
揽辔奠民庶,驻车问贤良。
匮抽金石封,取鉴法殷汤。
上以继神圣,下以息抢攘。
刍荛亦何幸,培植纡宠光。
焉知作者意,讽咏悉其详。
据经掇训诂,庶几於佛彷。
天容俨垂霁,诸老赋颙卬。
拜手稽首书,愚衷见毫芒。
彤庭扇微飙,白楮浮清霜。
晴槐转午影,尧日正舒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汪广洋的《奉旨讲宾之初筵》描绘了宴会的庄重与礼仪,以及对古代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理念的颂扬。诗中通过赞美周朝的繁荣昌盛,引申到卫武公的明智与谨慎,强调了君王应当时刻警惕,遵循道义,不忘谦逊与自强。在宴会上,宾主有序,音乐和谐,然而诗人提醒众人不可沉溺于享乐,应保持责任意识,效仿古代君子的严谨态度。同时,诗中还反映了皇帝勤政爱民,汲取历史教训,以期国家安宁,百姓福祉。整首诗语言典雅,寓教于乐,体现了明代文学的儒家伦理特色。
词语解释
八音的意思:(1).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孔 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 注:“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付八音於 师旷 ,孰敢争能。”(2).泛指音乐。 晋 ...
八方的意思:◎ 八方 bāfāng[all directions;the eight points of the compass] 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
拜手的意思:◎ 拜手 bàishǒu[kowtow;worship on bended knees]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郭沫若《雷电颂》...
百执的意思:见“ 百执事 ”。...
白楮的意思:白皮纸。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宁皇二屏》:“析二事为二屏,以白楮糊,缘以青楮。”...
般乐的意思:◎ 般乐 pánlè[play] 游乐;玩乐...
傍徨的意思:见“ 傍偟 ”。...
本支的意思:亦作“ 本枝 ”。1.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汉书·韦玄成传》:“子孙本支,陈锡无疆。”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效足中黄,殉驱驰兮;愿终惠养,荫本枝兮。” 宋 苏轼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 清 赵翼 《金川门》诗:“ 临淄 自能厚本支, 临贺 岂遂干伦纪,何至一家骨肉残,冢嗣翻成 若敖 鬼。”《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优待 清 室本支, 北京城 或 正定府 另造洋式房屋安置。”参见“ 本支百世 ”。(...
宾主的意思:◎ 宾主 bīnzhǔ[guest and host] 宾客和主人宾主共进午餐...
宾实的意思:亦作“賔实”。语本《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后即以“宾实”谓名声与事功相称。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隋书·李德林传》:“至若臣者,本惭宾实,非勋非德,厕轩冤之流。” 宋 洪适 《两宫加尊号贺皇帝表》:“ 舜 尽事亲之道,益隆賔实之名。”...
蕃衍的意思:◎ 蕃衍 fányǎn[increase gradually in number or quantity] 遂渐增多或增广...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不究的意思:◎ 不究 bùjiū[not censure] 不追查;不仔细推求窃恐词人不究立言初意,谬信《琵琶》王四之说,因谬成真。——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不遑的意思:◎ 不遑 bùhuáng[be too late to do sth.;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to do sth.] 没有时间;来不及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朝夕的意思:◎ 朝夕 zhāoxī(1) [day and night]∶时时;日日夜夜朝夕思慕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 [a very short time]∶一朝一夕,指短时间只争朝夕...
弛张的意思:(1).谓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语本《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 文 武 弗能也;弛而不张, 文 武 弗为也。一张一弛, 文 武 之道也。”比喻事物的盛衰、强弱、兴废等。《韩非子·解老》:“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至於国有弛张,乡有併省,随时而载,用明审实。”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乘之大患,要为缮吾羣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2).比喻处事的松紧、进退、宽严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宠光的意思:(1).谓恩宠光耀。《左传·昭公十二年》:“ 夏 ,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昭子 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心事难平,宠光易满,万世之长,一朝之短。”(2).谓光临,光顾。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他説相公屡次宠光我家,十分钦敬。”...
酬倡的意思:酬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六:“近於曾大父酬倡集中,有《凌景阳》一絶句,亦似有意。” 明 胡应麟 《诗薮·元》:“与同郡 柳道传 、 黄晋卿 、 吴立夫 ,切劘酬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因与 理密亲王 酬倡,为上所怒,故以他故罢官,没无卹典。”参见“ 酬唱 ”。...
刍荛的意思:[释义](1) 〈书〉 (2) (动)割草打柴。 (3) (名)指割草打柴的人。 (4) (名)谦辞;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把自己比作草野鄙陋的人:刍荛之言(浅陋的话)。(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刍+荛...
创造的意思:[释义](动)前所未有的制造,侧重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构成]偏正式:创〔造 [例句]劳动人民创造了世界。(作谓语)[同义]发明...
淬厉的意思:见“ 淬礪 ”。...
怠荒的意思:懒惰放荡。《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玄 注:“怠荒,放散身体也。” 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周书·明帝纪》:“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宋 苏舜钦 《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学多年,不见州郡荐举,诚恐怠荒失业,意欲还家省视。”《清史稿·礼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採。”...
怠傲的意思:(1).亦作“ 怠慠 ”、“ 怠驁 ”。怠慢骄傲。《荀子·儒效》:“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韩非子·备内》:“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汉书·田蚡传》:“诸客稍自引而怠驁,唯 灌夫 独否。”《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响福,怠慠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应,不可不察也。” 宋 苏辙 《民政下》:“凡皆务以自损吾强大之势,而见吾衰弱之状,使之安然无所顾忌而益以怠傲。”(2).亦作“ 怠敖 ”。怠惰遨游。《墨子·...
蹈矩的意思:遵守礼法。《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登歌三》:“应规蹈矩,玉色金声。” 清 尤兴诗 《读书》诗:“间有獧介士,蹈矩不破觚。”...
道化的意思:(1).阐明事物的变化。《史记·太史公自序》:“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2).道德风化。《列子·说符》:“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道化凌迟,流遁遂往,贤士儒者,所宜共惜。”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以二帝道化之盛,始於闺房,则二女当具 任 姒 之德。” 明 张居正 《书<胡氏先训>卷》:“盖两翁生先朝全盛时,道化汪濊,故皆知节谊敦实,而无夸毗市利之习。”(3).以某种教义教化之。《南齐书...
峨峨的意思:◎ 峨峨 é’é(1) [high]∶山体高大陡峭(2) [tall and impressive (appearance) ]∶态度庄重严肃...
峨弁的意思:亦作“峩弁”。武官戴的高冠。 清 赵翼 《阳朔山》诗:“或如靚女拥高髻,或如武夫戴峩弁。”...
反躬的意思:◎ 反躬 fǎngōng[examine oneself] 回过头来反省一下自己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礼记·乐记》...
风云的意思:【词语】风云【繁体】風雲【拼音】fēnɡ yún【词语解释】①风和云:天有不测风云。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风云突变。 ...
讽咏的意思:见“ 讽咏 ”。亦作“ 讽咏 ”。讽诵吟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 明 海瑞 《训诸子说》:“圣贤以识真诲人,其説备在方册,踊跃於讽咏,而不能以自已。”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序:“所居东偏小室,设榻帷额中尽书 元亮先生 《饮酒诗》,朝夕讽咏,有会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怀。”...
凤翔的意思:凤凰飞翔。(1)表示祥瑞景象。《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汉 焦赣 《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凤翔。”(2)称颂帝王的兴起或迁都。《文选·张衡〈东京赋〉》:“龙飞 白水 ,凤翔参墟。” 薛综 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文选·曹冏〈六代论〉》:“龙飞 譙 沛 ,凤翔 兖 豫 。” 李善 注引《魏志》:“ 太祖武皇帝 , 沛国 譙 人,为 兖州 牧。后 太祖 迁都於 许 , 许 属 豫州 。”又《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
浮清的意思:指青天。《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
负责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担负责任。这边的事由你负责。(作谓语) (2) (形)(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他对工作很负责。(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负|责...
冠盖的意思:(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
官佐的意思:(1).官长及其副职。《管子·度地》:“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2).指军官。 张难先 《群治学社之始末》:“本社同志介绍新同志入社时,不得介绍官佐,以防不虞。”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民众的一切慰劳品,主要的应尽量分给下级官佐与士兵。”...
毫芒的意思:(1).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离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 宋 司马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2).比喻极细微。 汉 班固 《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和乐的意思:◎ 和乐 hélè[happy and harmonious] 和睦快乐...
何幸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何其的意思:[释义](副)多么(表示程度深,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构成]偏正式:何〔其 [例句]何其糊涂。(作状语)...
欢虞的意思:同“欢娱”。《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零落悲友朋,欢虞宴兄弟。” 李善 注:“虞,与‘娱’通。”...
煌煌的意思:◎ 煌煌 huánghuáng[brilliant] 明亮辉耀貌明星煌煌...
荒亡的意思:谓沉迷于田猎酒色之类,纵欲无度。《管子·戒》:“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息之业於人,无荒亡之行於身。”《孟子·梁惠王下》:“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他是读书女子,岂肯留连荒亡。” 李大钊 《青春》:“圣智尚且无灵,人工又胡能閼?惟有瞑心自放,居於下流,荒亡日久,将为人心世道之忧矣。”...
稽首的意思:[释义](1) (名)古时的一种礼节;跪拜;叩头到地。主要用于臣对君。 (2) (名)道士行的一种把一只手举到胸前的礼。 [构成]动宾式:稽|首 [例句]道士上前打了个稽首。(作宾语)...
嘉会的意思:(1).谓众美相聚。《易·乾》:“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 孔颖达 疏:“言君子能使万物嘉美集会,足以配合於礼,谓法天之亨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絶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2).欢乐的聚会。多指美好的宴集。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后蜀 毛文锡 《浣溪沙》词:“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妬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汉 贾谊 《治安策》:“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
监官的意思: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吏。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诸侯王, 高帝 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监官,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为刺史。”《后汉书·百官志五》:“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宋史·职官志七》:“诸镇置於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西湖佳话·钱塘霸迹》:“吾初起兵时,与 钱鏐 、 刘孟安 、 阮结 、 富阳 闻人宇 、监官 徐及 、 新城 杜稜 、 餘杭 凌文举 、 临平 曹信 ,...
金石的意思:◎ 金石 jīnshí[metal and stone]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儆畏的意思:警惕和畏惧;戒惧。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尤愿陛下儆畏天戒,矜恤民穷。”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八节:“ 道光 帝责成他们‘分路兜剿,务使该夷片帆不返,俾知儆畏。’”...
兢兢的意思:(1).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 传:“兢兢,戒也。”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2).恐惧貌。《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毛 传:“兢兢,恐也。”(3).强壮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传:“矜矜兢兢,以言坚彊也。”(4).精勤貌。 唐 康骈 《剧...
九有的意思:(1).九州。《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毛 传:“九有,九州也。”《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婴丁祸败。”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 尧 日,浪死虚生亦非一。”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茫茫九有古 禹 域,南北东西尽戎狄。”参见“ 九州 ”。(2).佛教语。指众生轮回之三界九地。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名教》:“九有者,四禪、四定为八地,合欲界一地为九有也,因果不忘,故名为有...
据经的意思:依据经典。《后汉书·赵典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輒諮问之。 典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新唐书·郑肃传》:“累擢太常少卿,博士有疑义往咨,必据经条答。” 明 李贽 《复宋太守书》:“且无徵不信久矣,苟不取陈语以相证,恐听者益以骇愕,故凡论説,必据经引传,亦不得已焉耳。”...
矩矱的意思:(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铿锵的意思:[释义](拟)锣、琵琶、钢琴等乐器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这首诗读起来音调~。(作谓语)...
揽辔的意思:亦作“擥轡”。1.挽住马韁。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絶无蹊,揽轡止踟蹰。” 唐 张文琮 《蜀道难》诗:“揽轡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诗:“揽轡上层冈,下临百仞濠。”(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 汉 荀悦 《汉纪...
礼物的意思:◎ 礼物 lǐwù(1) [gift; contribution; donation; present; tribute]∶赠送给人的物品(2) [shower]∶朋友或好心祝愿者们带来的物品新娘收到一批寝具和炊具礼物...
令誉的意思:◎ 令誉 lìngyù[good fame] 美好的名声幼有令誉。——《周书·肖瓛传》...
流行的意思:[释义](1) (形)传播很广。流行歌曲。(作定语) (2) (动)盛行。 [构成]并列式:流+行 [同义]风行、盛行[同音]流刑...
流连的意思:[释义](动)舍不得离去。联绵式。~忘返。(作状语) [同音]榴莲...
旅酬的意思:亦作“旅酧”。谓祭礼完毕后众亲宾一起宴饮,相互敬酒。《礼记·曾子问》:“祭,如之何则不行旅酬之事矣。” 孔颖达 疏:“酬宾讫,主人洗爵于阼阶上献长兄弟及众兄弟及内兄弟于房中。献毕,宾乃坐,取主人所酬之觶於阼阶前酬长兄弟,长兄弟受觶於西阶前酬众宾,众宾酬众兄弟,所谓旅酬也。”《诗·小雅·小弁》“君子信谗,如或醻之” 汉 郑玄 笺:“醻,旅醻也。” 孔颖达 疏:“酬酢皆作‘酬’,此作‘醻’者,古字得通用也。酬有二等:既酢而酬宾者,宾奠之不举,谓之奠酬;至三爵之后乃举嚮者所奠之爵以行之;於后,交错相酬名曰旅酬,...
耄年的意思:老年。《后汉书·杨彪传》:“﹝ 彪 ﹞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
勉勉的意思:力行不倦貌。《诗·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朱熹 集传:“勉勉,犹言不已也。” 宋 陆游 《自规》诗:“修身在我尔,勉勉尽餘生。” 清 侯方域 《刘次邻字说》:“岂古之外而牧伯,而以勉勉纲纪者耶?”...
民庶的意思:庶民,百姓。《管子·国蓄》:“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后汉书·党锢传·刘祐》:“民庶穷困,州郡累气。”《周书·王子直传》:“ 淮 南民庶因兵寇之后,犹聚为盗。” 宋 范仲淹 《奏赎法等三事》:“臣请陛下日修至仁之德,下及民庶。”...
谑浪的意思:戏谑放荡。 晋 陆机 《七徵》:“《关雎》以寤寐为慽,《溱洧》以謔浪为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説着好的,喧譁謔浪,彼此称羡。” 钱锺书 《围城》三:“因为他承受老派名士对女人的态度:或者谑浪玩弄,这是对妓女的风流;或者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平视,这是对朋友内眷的礼貌。”...
培植的意思:[释义](1) (动)栽种并细心管理。许多野生草药已开始人工培植。(作谓语) (2) (动)培养(人才);扶植(势力)。 (3) (动)使壮大。 [构成]并列式:培+植 [同音]培殖...
屏翰的意思:(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因以“屏翰”比喻国家重臣。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公居 河东 ,子在 鄜畤 ,为王屏翰,有壤千里。”《新唐书·赵德諲传》:“吾为国屏翰,渠敢有他志!”《辽史·天祚皇帝纪三》:“ 平州 带甲万餘, 瑴 有文武材,可用为屏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好箇有担当的男子,不枉做皇家的屏翰。”(2).谓屏障辅翼。《明史·张翀传》:“国家所恃为屏翰者,边镇也。”保卫。《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四辅屏翰京师,兵力不可...
启居的意思:跪和坐。均为古人家居生活行为,因泛指安居。《诗·小雅·采薇》:“不遑启居, 玁狁 之故。” 郑玄 笺:“启,跪也。”《淮南子·泰族训》:“﹝ 张仪 苏秦 ﹞浊乱天下,挠滑诸侯,使百姓不遑启居。”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静躬自察,启居匪地。”...
岂不的意思:◎ 岂不 qǐbù[wouldn’t it result in] 难道不…?怎么不…?岂不容易?...
抢攘的意思:纷乱貌。《汉书·贾谊传》:“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一:“国朝承 五代 抢攘之后,三馆有书仅万二千卷。”《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抢攘兵戈日不寧,生民涂炭自零星。” 康有为 《割台行成后》诗:“山河已割国抢攘,忧国诸公欲自强。”...
倾侧的意思:◎ 倾侧 qīngcè[swage] 倒向一侧,倾斜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突如其来一股逆流使船倾侧...
趋跄的意思:(1).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诗·齐风·猗嗟》:“巧趋蹌兮。” 孔颖达 疏:“礼有徐趋疾趋,为之有巧有拙,故美其巧趋蹌兮。” 唐 元稹 《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 庄宪皇后 姪 王悦 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佩觿有趋蹌之美,释褐参侍从之荣。” 宋 王禹偁 《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既列三臺之首,合居五使之先。顾筋力之不支,虑趋蹌之失度。輒伸悃愊,冀免遣差。”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2...
取鉴的意思:为人所借鉴。 孙犁 《秀露集·<善闇室纪年>序》:“一生平平,确实无可取鉴。”...
容止的意思:◎ 容止 róngzhǐ[manners] 仪容举止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孝经·圣治》爱妾曰非烟,姓 步氏,容止纤丽,弱不胜绮罗。——《清平山堂话本》...
三爵的意思:(1).三杯酒。爵,雀形酒杯。《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唐 李景伯 《回波乐》词:“侍宴既过三爵,諠譁窃恐非仪。” 清 朱彝尊 《任孝廉以家酿苦酒见贻赋诗志谢》:“三爵矧多又,醉枕南牕南。”(2).三种酒杯。《太平广记》卷二二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刘表 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六升;次曰季雅,受五升。”(3).三只鸟雀。爵,通“ 雀 ”。 明 杨慎 《华烛引》:“六螭税驾眠 虞渊 ,三爵行栖珠树烟。”...
神圣的意思:[释义](形)极其崇高而庄严的。 [构成]并列式:神+圣 [例句]南海诸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作定语)...
史臣的意思:史官。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亦命史臣 班固 而为之誄。”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筐篋。” 清 孙枝蔚 《人日示小子》诗:“既蒙天子奬,便入史臣注。”参见“ 史官 ”。...
石封的意思:石坛。《淮南子·泰族训》:“又况登 泰山 ,履石封,以望八荒,视 天都 若盖, 江 河 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
舒长的意思:(1).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閒暇而力有餘。”后因以借指安宁,太平。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之二:“膺化国之舒长,念暑雨之咨怨。”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服劳南亩,各终藨蓘之功;无犯有司,共乐舒长之日。”(2).久长。《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早晨浓雾,旋即放晴,阳景舒长,天气亦热。”...
庶几的意思:◎ 庶几 shùjī(1) [maybe]∶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2) [almost]∶差不多;近似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3) [talent]∶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肆筵的意思:设宴。《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授几肆筵,因流波而成次;蕙肴芳醴,任激水而推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则道是喜孜孜设席肆筵,为甚的怒哄哄列杖擎鞭。”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跋》:“若夫时际公餘,事同私覿,听乐观舞,折简以招邀,酒讌茶会,肆筵而款待,是盖风殊中外,礼尚往来,从俗从宜,在所不废。”...
四座的意思:◎ 四座 sìzuò[the people present] 指坐在周围的人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第二次考试》...
所以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因果关系。我和他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 (2) (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所以。(作宾语)不知所以。(作宾语)忘乎所以。(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太康的意思:社会太平安宁。 三国 魏 曹叡 《野田黄雀行》逸句:“四夷重译贡,百姓謳吟咏太康。” 唐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诗:“北闕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乱不生於乱,而生於太康之时。”...
天容的意思:(1). 天老 和 容成 的并称。二人相传为 黄帝 时的术士。 晋 陶潜 《述酒》诗:“ 天容 自永固, 彭殤 非等伦。”一说为天人之容,指出众人物的非凡仪表。参阅 逯钦立 校注。(2).天空的景象;天色。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照天容於鮷渚,镜河色於魦潯。”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天容水色 西湖 好,云物俱鲜。” 清 魏源 《华山西谷》诗之一:“时时乱石间,洄潭卷天容。”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重云越迭越厚。可厌的梅雨期快开始了。几百个听众聚集在台前,脸色同天容一样阴沉。”(3...
童羖的意思:无角的公羊。喻决无的事物。《诗·小雅·宾之初筵》:“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毛 传:“羖羊不童也。” 陈奂 传疏:“今醉之言不中礼法,或有从而谓之,彼醉者推其类,必使羖羊物变而无角,谓出此童羖,以止饮酒。” 唐 元稹 《晚宴湘亭》诗:“甘心出童羖,须一尽时荒。” 宋 苏轼 《补龙山文》:“歌《诗》寧择,请歌《相鼠》,罚此陋人,‘俾出童羖。’”...
彤庭的意思:亦作“ 彤廷 ”。1. 汉 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2).泛指皇宫。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宋 苏轼 《次韵答满思复》:“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廷缀两班。” 清 赵翼 《木兰较猎》诗:“行闕嵯峨倚翠屏,名王俱入宴彤廷。”...
托言的意思:(1).借口。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引 明 杨涟 《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 忠贤 恐其露己骄横,上年因皇上南郊,谋之私比,托言急病,立刻掩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于生 念许之则祸在后日,不许则祸在目前,猝不能决。托言父在难自专。”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2).假称。 清 尹庆兰 《萤窗异草三编·秦吉了》:“月餘,婢竟光采如初, 绪 乃浼尼为撮合山,托言贫家之女,力白於其母。”...
蔚然的意思:[释义](形)形容茂盛、兴盛。~成风|~成林。(作状语) [构成]附加式...
未央的意思:◎ 未央 wèiyāng[not ended] 未已;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此恨未央...
文武的意思:(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寤寐的意思:◎ 寤寐 wùmèi[at any time both when awaking and when sleeping] 日夜。寤:醒时。寐:睡时寤寐以求...
午影的意思:中午日光下的投影。亦借指午时。 宋 王安石 《独卧》诗:“茅檐午影转悠悠,门闭青苔水乱流。” 元 柳贯 《龙峰孤塔》诗:“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
贤良的意思:◎ 贤良 xiánliáng[able and virtuous man;be able and virtuous]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飨礼的意思:古代一种隆重的宴饮宾客之礼。《周礼·秋官·大行人》:“饗礼九献。”《吕氏春秋·长攻》:“於是与 蔡侯 以饗礼入於 息 。”《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 建初 二年冬, 肃宗 行饗礼,以 恭 为三老。”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制七·<伐木>诗兼飨食燕礼》:“ 何氏 楷 ﹝《<诗经>世本古义》﹞曰:‘礼有饗,有食,有燕。饗礼烹太牢以饮宾,体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
相接的意思:(1).交接,相交。《礼记·聘义》:“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2).连续;连接。《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相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及 云 之论 机 ,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3).犹迎接。《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
宵旰的意思:◎ 宵旰 xiāo-gàn[getting up before dawn and eating late ——busy with state affairs;labor incessantly on duty]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馨香的意思:◎ 馨香 xīnxiāng(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远播(2)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烧香的香味...
心伤的意思:◎ 心伤 xīnshāng[sad] 心情悲伤...
喧笑的意思:◎ 喧笑 xuānxiào[loud voice and laughter] 大声说笑花园里传来了阵阵喧笑声...
训诂的意思:◎ 训诂 xùngǔ[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 work on classics] 解释古文字义 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雅章的意思:(1).雅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暨 后汉 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 夔 旷 。” 詹鍈 义证:“按‘杂’字义长,意谓 后汉 郊庙乐,杂用雅乐。” 唐 孟郊 《赠万年陆郎中》诗:“旧事笑推案,新声唯雅章。”《镜花缘》第五二回:“故 殷 因於 夏 ,有所损益, 商辛 无道,雅章湮灭。”(2).高雅之篇章。谓诗文。 唐 欧阳詹 《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序》:“佐赞盛事,亦献雅章。”...
燕飨的意思:亦作“ 燕享 ”。亦作“ 燕飨 ”。1.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天子服有文章,不得以燕饗,以庙。” 凌曙 注:“《汉书·贾谊传》:‘古者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宴者也。’ 师古 曰:‘庙则服之,宴处则不著,盖贵之也。’”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其百官,抚摩其人民,为之朝聘会同燕享,以交诸侯之欢。” 元 吴澄 《校定经诗序》:“朝廷之乐歌曰雅,宗庙之乐歌曰颂,于燕飨焉用之,于朝会焉用之,于享祀焉用之。” 章炳麟 《辨诗》:“四夷之乐,用於朝会祭祀...
肴核的意思:肉类和果类食品。 晋 左思 《蜀都赋》:“金罍中坐,肴核四陈。” 南朝 梁 王元礼 《昭明太子哀册文》:“含咀肴核,括囊流略。” 宋 苏轼 《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清 方文 《张道人园居歌》:“道人性復知爱客,每日烹茶供肴核。”...
抑扬的意思:◎ 抑扬 yìyáng(1) [modulate;rise and fall of sounds]∶音调有节秦地或高或低抑扬中散曲,漂泊 孝廉船。—— 温庭筠《感旧陈诗》(2) [sink and swim]∶浮沉,进退。指处世态度进退屈伸,与时抑扬。——张衡《南都赋》(3) [pass judgment on]∶褒贬,指对人的评议外相抑扬,内相附会。——《北史·甄琛传》(4) [modulate]∶文气起伏辞旨抑扬,悲而不伤...
亦何的意思: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有节的意思:有节度;有节制。《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唐 李德裕 《欹器赋》:“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节。”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主帅慎进退,出师贵有节。” 张书绅 《正气歌》三:“在 南昌 起义失败的教训里,在 皖南 事变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哪一个革命者不应看到,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写成。”...
愚衷的意思:谦称自己的心意、心愿。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乞收成旨,以允愚衷。” 唐 刘禹锡 《代让同平章事表》:“伏乞赐寝前命,俯亮愚衷。”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今有愚衷,特求指教。”...
语言的意思:◎ 语言 yǔyán[language]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粤若的意思:发语词。用于句首以起下文。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粤若稽古帝 汉 ,祖宗濬哲钦明。”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叙》:“粤若 王维 、 王昌龄 、 储光羲 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四道》:“粤若 姬氏 ,肇自 邰 封。”...
运祚的意思:犹言国运祚福。《南史·宋长沙景王道怜传》:“时 齐高帝 辅政, 彦节 知运祚将迁,密怀异图。” 唐 韩愈 《论佛骨表》:“ 明帝 在位纔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
造始的意思:◎ 造始 zàoshǐ[start] 开端;起始...
责望的意思:(1).责怪抱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 唐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内竖依凭切,凶门责望轻。”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其於兄弟也,与吾仲父异母以生,同居及老,未尝有一言之相责望也。”(2).要求和期望。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先父暮年多病,他无所冀,独责望余兄弟两人不浅。” 明 李贽 《又答耿中丞书》:“然渠之所以知公者,其责望亦自颇厚。”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
秩然的意思:秩序井然;整饬貌。《明史·陈修传》:“凡庶司黜陟及课功覈实之法,皆精心筹画,銓法秩然。” 明 方孝孺 《祭童伯礼》:“孰如吾子,祠庙是虔,岁时烝尝,其仪秩然。” 鲁迅 《集外集·说鈤》:“然是説也,必电子自具物质构成之能,乃得秩然成理。”...
至尊的意思:(1).最尊贵,最崇高。《荀子·正论》:“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於天下。”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君父至尊,在三罔极。”(2).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书·路温舒传》:“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东观汉记...
执事的意思:◎ 执事 zhíshì(1) [go in for;be engaged in]∶从事工作;主管其事朝夕执事之劳(2) [official]∶有职守之人;官员令执事准备(3) [business;work]∶差事;工作找一份执事(4) [deacon]∶基督教会的低级圣职人员(5) [errand-man]∶担任工作、职务,特指举行典礼时担任专职的人(6) [Sir]∶先生,兄台——旧时的书信中用以称对方,表示对人的敬称,不直指其人之意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苏辙...
终始的意思:(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免役之法》:“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2).引申为有始有终。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咸用...
中心的意思:◎ 中心 zhōngxīn(1) [center;heart;middle;nucleus](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商业中心(4) [central]∶事物的主要部分中心工作(5) [heart]∶内心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驻车的意思:停车。 北齐 刘逖 《秋朝望野》诗:“驻车凭险岸,飞盖歷平湖。”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之八:“破柱行持斧,埋轮立驻车。” 元 耶律楚材 《旦日示从同仍简忘忧》诗:“昔我驰星軺,驻车 归化城 。”...
主宾的意思:(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转午的意思:接近中午。《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闲言乱语,讲到转午的时候,走散回家。”...
自强的意思: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史记·留侯世家》:“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唐 李咸用 《送人》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宋史·董槐传》:“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彊,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於俗囿者也。”...
自将的意思:(1).自己保全。《汉书·儿宽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於武,口弗能发明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南宫韜 , 鲁 人,字 子容 ,以智自将。”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2).自己带着;自己拿着。《后汉书·羊续传》:“ 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苏辙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
俎豆的意思:◎ 俎豆 zǔdòu(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俎豆千秋...
作者的意思:◎ 作者 zuòzhě(1) [author;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2) [originator]∶创始之人...
左右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百执事的意思:犹百官。《书·盘庚下》:“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国语·吴语》:“王总其百执事,以奉其社稷之祭。” 韦昭 注引 贾逵 曰:“百执事,百官。”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严复 《原强续篇》:“夫以 中国 今日政治之弛缓不收,人心之浇薄自私与百执事人才之消乏,虑无起者耳。”亦省作“ 百执 ”。 宋 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余若位极人臣,业展经纶,黜陟乎百执,启沃乎一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伏望陛下普詔百执,各贡所怀,留神省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