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教授仲申赏析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教授仲申

元末明初 · 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灵功阖辟司至理,于喁徐疾缘天成。
孰言坱圠妙不测,两间可配人为灵。
戴首载趺上下位,布藏列府山河萦。
肺为金官号钟磬,发声肇气从孩婴。
自兹人音极万变,出无入有诚难名。
喑哑吒叱泄忿懥,啸呼号噭摅幽情。
吻牙喉舌审清浊,徵羽宫商分重轻。
殊方虽假象胥译,至道不与人伪并。
尼丘降神继群圣,因声为教文诸经。
研穷阳阴序政事,吟咏情性臻和平。
节文严谨名分正,假象植义昭天明。
玄景无言圣人代,建中立极绥群萌。
奠安海岳使效职,洗摩日月开重冥。
籁鸣机动孚应速,风声所被来频仍。
宋齐鲁卫既雾滃,蔡陈秦楚尤云蒸。
棂哜真瘦造阃粤,抵排卑论归崇谹。
太和融盎尽沾丐,物无疵疠玄休凝。
杏坛迹芜铎声远,人凿私智先先登。
钩钳捭阖势倾轧,坚白同异时頠炜。
黄老玄虚涉溟涬,刑名惨覈纷峥嵘。
九家狂流不可遏,绝港强欲齐东瀛。
固云偏盭或害教,尚骋所学为骁腾。
狂秦以降逮刘氏,不翅枯响随风行。
黄茅白苇堕一色,编贝联珠夸九能。
班扬枚马亦豪隽,竟溺下俗高难升。
六代骈枝与俪叶,气澌辞顈犹骄矜。
更唐历宋非不盛,律之六艺终难胜。
要知声华有衰歇,以致学步多竛竮。
人文本为载道具,次则纪事垂千龄。
虽其功用霄壤隔,不应涧水非渊冰。
玺书播告出丹凤,兵檄驰布飞红星。
金匮石室董狐笔,戎功骏烈燕然铭。
入室登歌侑庙乐,徇师能誓宣牲盟。
章疏补天非炼石,谈辨保国逾长城。
沾润自足配云雨,和协更可同箫笙。
当其操觚欲鼓勇,收视返听探玄精。
游鱼中钩曳深沚,巨兽投阱离丛坰。
斯须朝崖变夕谷,惚恍西海为东陵。
精神所至万物慑,橐籥亭毒纵复横。
真醇鲁邦见郜鼎,冲雅高辛陈五韺。
浑圆牍应振逸响,缛丽慎雀梳文翎。
严森五刑布秋肃,华涧百卉含春荣。
劲如韩彭将貔虎,仰揭斗柄麾欃枪。
艳如长杨较羽猎,蒙盾负羽驱鸾旌。
高排霄汉跨箕尾,呼噏沆瀣游太清。
未几直坠九渊底,察之无迹闻无声。
幽入阴宫作鬼语,秘怪诙佹难为听。
割然大明赤于火,景曜所鑅流为琼。
似兹妙斡造化轴,可以小技相讥评。
金石虽坚有销泐,文光亘古常晶荧。
但忧拙工不知变,欲就郊衢施鼎曈。
揖让周还固有节,其如绵鳷非法程。
予从卯角业文史,意逞骁悍摧强勍。
上师姬孔为察父,下视迁固犹诸兄。
婴弓射侯在正鹄,路马在御悬游缨。
温温腻纹蟠结绿,烨烨寒电生青萍。
有时摛辞述帝霸,捷如屋上人建瓴。
注空直泻绝留碍,不似潢潦为泓渟。
应知敦本乃末艳,且吒彪外由中弸。
年来惩艾剧芒刺,流汗浃背颜交赪。
如何窜身伏槁壤,乃能抗志凌霄峥。
掞宫清庙须巨木,梁葩楚艳徒微馨。
譬之出声有巨细,大块噫气真铿涘。
蛙鸣蝉噪杂鼓吹,入耳唯觉成耽嘤。
天人之间或有愧,何异冠服蒙狸狌。
遥江上月素珠吐,嘉树弄景痴龙擎。
维时万籁一时寂,耿耿银河涵玉绳。
华川先生起我懒,搴衣踏月行空庭。
扬今榷古益慷慨,抽关启钥成撄宁。
先生文章正用世,殷盘周诰方争衡。
知深固慊管鲍浅,交固未数金石贞。
念斯辗转不成寐,吟声在吻号苍蝇。
酸寒固或类贞曜,跅弛未必卑韩翃。
故人守官在姑蔑,学林老虎文渊鲸。
三年不见志纡郁,梦魂时逐晨风征。
何时共宿若今夕,重把肝胆殷勤倾。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宋濂的《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教授仲申》,通过对自然之声的描绘,展现了天地间声音的壮美与变化,以及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诗人通过比喻,如“肺为金官号钟磬”、“太和融盎尽沾丐”等,表达了声音对于传达道理、情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批评了当时社会中对学问的偏颇追求,以及学术界的纷争,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应该是淳朴、宏大且深入人心的。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游鱼中钩曳深沚”、“劲如韩彭将貔虎”等,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音韵的敏锐把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相聚,共同探讨学问,深化友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濂作为一代文宗的深厚学识和高尚品格。

词语解释

捭阖的意思:◎ 捭阖 bǎihé[manoeuvre] 或开或合。战国游说家所使用的分化或拉拢的方法...

百卉的意思:百草。后亦指百花。《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汉 张衡 《西京赋》:“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唐 罗隐 《春居》诗:“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生朝》词:“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 清 张潮 《花鸟春秋》:“春王正月,梅放其英於干,与百卉争先,遂夺其魁。”...

班扬的意思:(1).犹宣扬。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2). 汉 班固 和 扬雄 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 南朝 宋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 班 扬 。”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 班 扬 名甚盛, 嵇 阮 逸相须。” 明 张居正 《祭秦白崖先生文》:“揖 班 扬 ,掩 陆 谢 。” 沉德镛 《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 班 扬 原并...

编贝的意思:编排起来的贝壳。常用以比喻洁白整齐的牙齿。《韩诗外传》卷九:“目如擗杏,齿如编贝。”《汉书·东方朔传》:“臣 朔 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知春》:“北房有玉棺,中有玉女,儼然如生,緑髮稠直,皓齿编贝,穠纤修短中度,若素画焉。” 宋 梅尧臣 《采芡》诗:“齿如编贝嚼明月, 曼倩 不復飢肠鸣。”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种牙》:“ 陈生 术妙天下,凡齿之有疾者,易之以新,纔一举手,使人终身保编贝之美。”...

簸荡的意思:◎ 簸荡 bǒdàng[rock;roll] 像摇篮一样剧烈摇动和波动船簸荡得很厉害...

播告的意思:布告,遍告。《书·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孔 传:“王布告人以所修之政,不匿其指。”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窃以 唐 虞 三代之君兴造政事,爵德官能之际,所以播告天下,训齐百工,必有詔号令命之文,达其施为建立之意。”《元典章·诏令一·上尊号诏》:“属兹大庆,宜布宽条,兹用播告中外,凡尔有众,自今以始,各务维新。”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当以某经试士,能背诵否,某史试士,能言否。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

补天的意思:(1).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 炼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后遂用作典故。亦常以喻挽回世运。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旧唐书·音乐志一》:“ 高祖 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八:“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清 屈复 《题元遗山<论诗>后》诗:“今古寧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参阅《列子·汤问》。(2).道家养生之法。 ...

不与的意思:◎ 不与 bùyǔ[do not grant] 不赞成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应的意思:(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翅的意思:(1).不展开翅膀。《韩非子·喻老》:“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2).不啻。翅,通“ 啻 ”。不仅;不止。《庄子·大宗师》:“阴阳於人,不翅父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仲堪 精覈玄论,人谓莫不研究, 殷 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一:“今言之而不从,亦当不翅三矣。” 林纾 《示儿书》:“十九岁尔祖父见背,苦更不翅。”(3).不啻。翅,通“ 啻 ”。无异于。《新唐书·陆贽传》:“ 关东 百物阜殷,士忲温饱,比诸边隅,...

不成的意思:[释义](助)用在句子末了,同副词“莫非”、“难道”配合,表示反问或推测。难道你要考考我~? [构成]偏正式:不〔成...

不测的意思:[释义](形)没推测到的,意外。 [构成]偏正式:不〔测 [例句]作好准备;以防不测。(作宾语)天有不测风云。(作定语)...

惨覈的意思:见“ 惨礉 ”。...

苍蝇的意思:◎ 苍蝇 cāngying[housefly] 即家蝇。种类很多,能传染多种疾病...

操觚的意思:执简。谓写作。《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李善 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简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林公 每出首唱, 徐 密写韵归,众方操觚,内子诗已来,必可观也。” 明 宋濂 《王冕传》:“操觚赋诗,千百言不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非操觚之士,独凭神思构架而然也。”...

蝉噪的意思:(1).蝉声喧聒。 南朝 梁 王籍 《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唐 皮日休 陆龟蒙 《开元寺避暑联句》:“静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蝉噪因风断,鳞游见鷺沉。”(2).讥讽诗文多浮辞滥调,无病呻吟。 唐 韩愈 《荐士》诗:“ 齐 梁 及 陈 隋 ,众作等蝉噪。”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卷轴纷牛毛,题咏乱蝉噪。”...

长杨的意思:(1).亦作“ 长扬 ”。 长杨宫 的省称。 汉 扬雄 《长杨赋》:“振师 五柞 ,习马 长杨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长杨 射熊羆,武帐弄哑咿。” 宋 秦观 《韦元成论》:“﹝ 元帝 ﹞ 永元 中幸 长扬 射熊馆 ,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 明 高启 《少年行》之一:“官侍 长扬 拜夕郎,况凭内宠在椒房。”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传声报戚里,今日幸 长扬 。”参见“ 长杨宫 ”。(2).连绵的杨柳。《文选·潘岳<闲居赋>》:“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刘良...

长城的意思:[释义](名)指万里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 [构成]偏正式:长(城 [例句]中国的万里长城;在世界上闻名。(作主语)长城的墙。(作定语)...

晨风的意思:(1).清晨的风。 晋 潘岳 《怀旧赋》:“晨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 唐 柳宗元 《巽公院五咏·芙蓉亭》:“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红楼梦》第一回:“其晨风夕月,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黑者。”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第一封》:“车走了一段路,我回过头看看,他披着老羊皮,还在冰冷的晨风中站着望我们呢!”(2).鸟名。《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鬱彼北林。” 毛 传:“晨风,鸇也。” 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王鮪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

惩艾的意思:亦作“ 惩乂 ”。亦作“ 惩刈 ”。1.惩治。《东观汉记·明帝纪》:“陛下至明,惩艾酷吏,视人如赤子。”《新唐书·裴矩传》:“ 太宗 即位,疾贪吏,欲痛惩乂之。”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是时 两广 总督 百公龄 ,治尚威猛,惩刈奸宄。”(2).戒惧。《史记·乐书》:“ 成王 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 张守节 正义:“言 成王 作颂,悲 文王 战战恐惧,推己戒励为治,是善守善终也。”《新唐书·柳宗元传》:“然众畏其才高,惩刈復进,故无用力者。” 宋 苏...

成寐的意思:入睡。 唐 杜甫 《东屯月夜》诗:“天寒不成寐,无梦寄归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不意故人重逢,又惹一天旧恨;你听涛声震耳,今夜那能成寐也。”...

痴龙的意思:传说 洛 中有大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取髯下珠而食之。出而问 张华 。 华 谓:“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见《法苑珠林》卷四一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后用为典故。 五代 韩定辞 《答马彧》诗:“ 崇霞臺 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寳方出龙宫。”...

崇谹的意思:高明深刻。语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必将崇论谹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颜师古 注:“谹,深也。” 宋 陆游 《谢夔路监司列荐启》:“此盖伏遇某官器函魁磊,议极崇谹。”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其文雄赡新丽,而精魄焜煌;其论议崇谹,皆根据乎六经。”...

冲雅的意思:亦作“冲雅”。典雅;淡雅。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闲钞上》:“ 吕圣功 之清浄, 李太初 之冲雅, 王孝先 之沉毅,其学所入虽不同,固各有所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赵忠毅公择言》:“《论语》之文,和平冲雅。”《明诗纪事戊籤·王立道》引 明 张治 《龙湖集》:“ 懋中 诗冲雅駸駸,入 韦 柳 门户。”...

触搏的意思:犹撞击。 晋 木华 《海赋》:“更相触搏,飞沫起涛。” 唐 王起 《浪井赋》:“沦涟不盈,触搏恆惊。”...

出声的意思:◎ 出声 chūshēng[utter] 发出声响这孩子真乖,坐在那里一点不出声...

春荣的意思:(1).春天的花朵。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得所来讯,文采委曲,曄若春荣,瀏若清风。” 南朝 齐 孔稚珪 《游太平山》诗:“阴涧落春荣,寒巖留夏雪。” 宋 林逋 《山中冬日》诗:“废圃春荣动,回塘雾气昏。”(2).喻少年时期。《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 李善 注:“春荣,喻少;岁寒,喻老也。”(3).春季茂盛。 南朝 陈 沉炯 《为百官劝进陈武帝表》:“臣闻春荣秋落,四时所以迭成;金行水流,五德所以互序。” 明 方孝孺 《龟岩隐居记》:“朝敛夕舒...

疵疠的意思:亦作“ 疵厉 ”。1.灾害疫病;灾变。《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成玄英 疏:“疵癘,疾病也。” 陆德明 释文:“‘癘’音厉, 李 音赖,恶病也。本或作‘厉’。” 晋 《<春秋穀梁传>序》:“川岳为之崩竭,鬼神为之疵厉。” 杨士勋 疏:“厉音例,又作癘。” 陆德明 释文:“疵厉,谓灾变也。” 唐 元稹 《祈雨九龙神文》:“凡天降疵厉,必因於人。” 宋 曾巩 《诸寺观谢雪文》:“人无疵癘之患,物有丰成之祥。” 清 姚鼐 《<医方捷诀>序》:“夫医虽小道,然其本出於圣帝所为……其...

此生的意思: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窜身的意思:藏身。 唐 崔峒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宋 叶适 《取燕一》:“今 天祚 地丧於外,位夺於内,窜身 夹山 ,死亡朝夕,其国灭矣。”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先生窜身 猺峒 ,絶迹人间。”...

大明的意思:(1).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 《发陵州》诗:“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3).泛指日、月。《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日、月也。”(4).指君主。《魏书·张衮传》:“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强,能言率职。”...

大块的意思:(1).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2).犹大片。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 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

大将的意思:◎ 大将 dàjiàng(1) [senior general;senior admiral]∶军衔。将官的最高一级(2) [VIP]∶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3) [high-ranking officer]∶高级将领的泛称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丹凤的意思:(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 晋 张华 注:“首翼赤曰丹凤。” 唐 元稹 《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南朝 梁简文帝 《汉高庙赛神》诗:“白云 苍梧 去,丹凤 咸阳 来。”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3).指丹凤城...

道具的意思:[释义](名)舞台用具,如桌椅等叫大道具,纸烟、茶杯等叫小道具。 [构成]偏正式:道(具 [例句]这场戏用很多道具。(作宾语)〈外〉日语。...

登歌的意思: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1.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

抵排的意思:抵触;排斥。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又当是时,御笔既行,互相抵排,都邑内外,无所适从。” 梁启超 《论内地杂居与商务之关系》:“夫我黄种之互相轻侮,互相抵排,正白种人所祷祝以求也。”觝排:抵拒排斥。 唐 韩愈 《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明 宋濂 《徐刻八编·诸子辩》:“其中疏剔觝排,亦窃自谓有一髮之见。” 清 王图炳 《咏史》:“觝排二氏言, 周 情兼 孔 思。”...

地轴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地声的意思:◎ 地声 dìshēng(1) [earthquake sound]∶伴随地震的可听低频声,多半是由地面的振动传到空气时引起的(2) [brontide]∶一种低沉的、像闷雷似的短的声音,常在活动地震区听到,一般认为是由地震引起的...

奠安的意思:安定。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一则奠安人心,二则张军势以疑敌谋。”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贤士运神机,施妙策,指顾三军,保乾坤奠安,解生民涂炭。”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就职以来,夙夜竞竞,务求 粤 省奠安,商民无扰。”...

东瀛的意思:(1).东海。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颂·回向佛道篇颂》:“咄嗟失道尔迴驾,沔彼流水趣东瀛。” 唐 刘禹锡 《汉寿城春望》诗:“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明 何景明 《喜戴仲鹖得乡荐》诗之一:“试问东瀛海边住,何如 金明池 上游。” 清 龚自珍 《水龙吟》词:“ 乾隆 丙午,鲸波不靖, 凤山 围急。愤气成神,大招不反,东瀛盪坼。”(2).指 日本 。 清 王韬 《<湖山侗翁诗集>序》:“去年闰三月游 东瀛 ,小住 江户 。” 清 秋瑾 《<中国女报>发刊辞》:“自兹以后,行见 东瀛...

东陵的意思:(1).《庄子·骈拇》:“ 伯夷 死名於 首阳 之下, 盗跖 死利於 东陵 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残生伤性,均也,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盗跖 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 跖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南荆 之跋扈, 东陵 之巨猾。” 李善 注:“ 东陵 , 盗跖 也。”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之四:“悠悠名利笑排场,屈指 东陵 更 首阳 。”(2). 汉 邵平 的别称。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宋 周...

斗柄的意思:◎ 斗柄 dǒubǐng[the upper three of the Big Dipper;handle of the Dipper] 构成北斗柄部的三颗星...

橐籥的意思:(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吴澄 注:“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扁於内者,籥也。”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圆空镜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腾为烟云,盘旋氤氲,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动而生风,是虚能于无生有,变幻无穷;而气不鼓动则无,是有限矣。然则孰鼓其橐籥令生气乎?”(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晋 陆机 《文赋》:...

敦本的意思:◎ 敦本 dūnběn[attach importance the fundament,such as agriculture,etc.] 注重根本,古时多指注重农事...

法程的意思:(1).法则;程式。《吕氏春秋·慎行》:“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汉 贾谊 《治安策》:“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 宋 王安石 《尚书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铸钱岁十六万,其所施置后以为法程,此公之为银铜坑冶铸钱也。”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先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2).法规。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子文 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 子文 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3).犹效法。 明 陈烈 《重...

发声的意思:◎ 发声 fāshēng(1) [sound;sound production]∶产生噪音或声响(如用嗓子或用器具);产生一种能听见的效果首先教喇叭传令兵怎样使喇叭发声(2) [utter]∶从嗓子里发出声音那只鹦鹉从来不发声...

非法的意思:[释义](形)不合法。 [构成]偏正式 [例句]非(法。非法会议。(作定语)...

非不的意思: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飞红的意思:◎ 飞红 fēihóng[crimson;blush;flush] 脸色因羞愧等很快地变红羞答答把脸飞红...

忿懥的意思:亦作“ 忿疐 ”。亦作“ 忿懫 ”。发怒。《礼记·大学》:“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郑玄 注:“懥,怒貌也。或作懫,或为疐。”《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杖之铭曰:恶乎危?於忿疐。恶乎失道?於嗜慾。恶乎相忘?於富贵。”《书·多方》“叨懫日钦” 孔 传:“故亦惟有 夏 之民,贪叨忿懫而逆命。”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君性和柔敦实,自始嫁至於瞑目,未尝见其有忿懥之色,矫妄之言。” 汪东 《革命今势论》:“苟有读史至此者,宜皆流涕痛哭,忿懥之念,波涌云集,挥之不去。”...

分重的意思:茂盛貌。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蒹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 余冠英 注:“‘分’同‘纷’,纷重是盛多貌。”...

风行的意思:◎ 风行 fēngxíng(1) [be in fashion;be popular]∶盛行,普遍流行。通常是短时期的习惯、用法或式样风行一时(2) [quickly]∶形容迅速雷厉风行...

风霆的意思:(1).狂风和暴雷。《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唐 韩愈 《原鬼》:“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 明 刘基 《为韩克名题石鼎联句图》诗:“不知风霆掣墙籓,江腾海跃乔岳翻。”(2).比喻威势。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在藩耸万夫之观望,立朝賁羣寮之颊舌,居内成大政之风霆。”...

风声的意思:[释义](名)传播出来的消息。 [构成]偏正式:风(声 [例句]走漏风声。(作宾语)风声越来越紧。(作主语)...

负羽的意思:背负羽箭。谓从军、出征。 汉 扬雄 《羽猎赋》:“ 賁 育 之伦,蒙盾负羽,杖鏌邪而罗者以万计。” 唐 李德裕 《赐彦佐诏意》:“至於负羽先登,搴旗深入,本非将帅之事,当假拳勇之材。” 清 姚鼐 《黄河曲》:“负羽千营臂角端,平明卷幕北风寒。”...

肝胆的意思:◎ 肝胆 gāndǎn(1) [liver and 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 [heroic 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3) [be as thick as 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肝胆的意思:◎ 肝胆 gāndǎn(1) [liver and 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 [heroic 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3) [be as thick as 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槁壤的意思:(1).干土。《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赵岐 注:“蚓,食土饮泉,极廉矣。”(2).指粗劣的食品。 宋 司马光 《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微窍足藏身,槁壤足充饥。” 宋 王安石 《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诗:“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槁壤的意思:(1).干土。《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赵岐 注:“蚓,食土饮泉,极廉矣。”(2).指粗劣的食品。 宋 司马光 《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微窍足藏身,槁壤足充饥。” 宋 王安石 《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诗:“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高辛的意思:帝喾 初受封于 辛 ,后即帝位,号 高辛氏 。《楚辞·离骚》:“凤皇既受詒兮,恐 高辛 之先我。”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輦路归来闻好语,共惊 尧 顙类 高辛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高辛的意思:帝喾 初受封于 辛 ,后即帝位,号 高辛氏 。《楚辞·离骚》:“凤皇既受詒兮,恐 高辛 之先我。”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輦路归来闻好语,共惊 尧 顙类 高辛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高难的意思:◎ 高难 gāonán[very difficult] 难度大经过五个月的艰苦排练,这个合唱团终于攻下了这部高难度的名作...

高难的意思:◎ 高难 gāonán[very difficult] 难度大经过五个月的艰苦排练,这个合唱团终于攻下了这部高难度的名作...

郜鼎的意思:春秋 郜国 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 宋国 取去。 宋 又将此鼎贿赂 鲁桓公 , 桓公 献于太庙。《左传·桓公二年》:“﹝ 宋 ﹞以 郜 大鼎赂公……夏四月,取 郜 大鼎於 宋 。戊申,纳於大庙,非礼也。”《左传·桓公二年》:“ 郜 鼎在庙,章孰甚焉?” 唐 韩愈 《石鼓歌》:“荐诸太庙比 郜 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清 谭嗣同 《邹砚铭序》:“抚物追悼,幸不坠失,窃取 虢 鐘 郜 鼎之义,名曰‘ 邹 砚’,而系以辞。”...

郜鼎的意思:春秋 郜国 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 宋国 取去。 宋 又将此鼎贿赂 鲁桓公 , 桓公 献于太庙。《左传·桓公二年》:“﹝ 宋 ﹞以 郜 大鼎赂公……夏四月,取 郜 大鼎於 宋 。戊申,纳於大庙,非礼也。”《左传·桓公二年》:“ 郜 鼎在庙,章孰甚焉?” 唐 韩愈 《石鼓歌》:“荐诸太庙比 郜 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清 谭嗣同 《邹砚铭序》:“抚物追悼,幸不坠失,窃取 虢 鐘 郜 鼎之义,名曰‘ 邹 砚’,而系以辞。”...

亘古的意思:◎ 亘古 gèngǔ[since ancient times up to now] 整个古代;终古亘古通今,明鲜晦多。——鲍照《清河颂》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清·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耿耿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明亮。耿耿星河。(作定语) (2) (形)形容忠诚。忠心耿耿。(作谓语) (3) (形)形容有心事。耿耿不寐。|耿耿于怀。(作状语) [构成]叠音式...

宫商的意思:(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 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2).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清 龚自珍 《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

功用的意思:◎ 功用 gōngyòng(1) [function;use]∶效用糖皮质激素的功用很多(2) [act]∶佛家语。指身、口之动作...

弓射的意思:弓术,射技。《魏书·高闾传》:“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戈盾,二万人专习骑矟。” 明 唐顺之 《都督沉紫江生墓碑记》:“ 广 俗尚弩而公独精弓射,能挽强命中。”...

鼓勇的意思:(1).鼓足勇气。 唐 张碧 《鸿沟》诗:“山河欲拆人烟分,壮士鼓勇君王存。”《明史·倪岳传》:“今欲鼓勇前行,穷搜远击。”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瘈噬》:“儿郎们![众]有。[副浄]须鼓勇前去者。”(2).使鼓起勇气。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五月》:“而图任将相,使之协谋共力,经营乎朔方。然后鼓勇 河 东, 河 北忠愤之人,使自为战,则强敌可摧。” 殷夫 《“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鼓励我出版的 林林 ,给我煞费心血插图的 白波 ,我想都并不想赞赏我的诗,只也是可怜我,同时又...

鼓吹的意思:[释义](1) (动)宣传提倡。 (2) (动)吹嘘。 [构成]并列式:鼓+吹 [例句]鼓吹革命。(作谓语)[同义]煽动、怂恿...

故人的意思:◎ 故人 gùrén(1) [old friend]∶旧交,老朋友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2) [former wife]∶古称前妻或前夫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4) [the departed;the dead]∶已死的人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5) [disciples and old followers]∶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

固有的意思:◎ 固有 gùyǒu[inherent;intrinsic;innate;inborn] 从一开始就有的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改造我们的学习》...

古常的意思:(1).古制常法。《晏子春秋·杂上七》:“夫古之重变古常,此之谓也。”《公羊传·僖公二十年》:“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何以书?讥。何讥尔?门有古常也。” 何休 注:“恶奢泰,不奉古制常法。” 唐 权德舆 《开州刺史新宅记》:“合於古常,得其时制。”(2).古朴寻常。 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其文蔚温雅渊,疏朗丽则,捡不扼,达不放,古常而不鄙,新奇而不怪。”...

管鲍的意思:春秋 时 管仲 和 鲍叔牙 的并称。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以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晋 傅玄 《何当行》:“ 管 鲍 不世出,结交安可为。” 宋 范仲淹 《得李四宗易书》诗:“须期 管 鲍 垂千古,不学 张 陈 负一朝。”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 萧 曹 协力同寅, 管 鲍 交情全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等一个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着了,还不免弄成个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鲍 。”...

冠服的意思:(1).帽子和衣服。古代服制,官吏的冠服因官爵不同而有别。《后汉书·任光传》:“ 汉 兵至 宛 ,军人见 光 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宋史·舆服志四》:“ 隋 唐 冠服,皆以品为定。盖其时官与品轻重相準故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兄王伯王》:“ 仁宗 即位,还 熺 ( 晋定王 济熺 )冠服及王号。” 叶圣陶 《线下·马铃瓜》:“从甬道走来两个冠服的人与六七个书吏,我也不知道那两个是什么官。”(2).指官吏。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戍将梦被追至一所,有冠服坐殿上,呼戍将至庭...

官号的意思:官职的名称。《史记·匈奴列传》:“然至 冒顿 而 匈奴 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臣伏以陛下发德音,正官号,法制度数,皆易以新书,太平之原,实在於此。”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

关启的意思:禀告,呈报。《宋书·徐湛之传》:“﹝ 义康 ﹞遗臣利刃,期以际会,臣苦相諫譬,深加距塞。以为怨愤所至,不足为虑,便以关启,惧成虚妄,思量反覆,实经愚心,非为纳受,曲相蔽匿。”...

海岳的意思:亦作“ 海岳 ”。1.大海和高山。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吕尚 长於用兵,短於为国,不能仪玄黄以覆载,拟海岳以博纳。”《旧唐书·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2).见“ 海岳高深 ”。(3).谓四海与五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海岳降神,才英秀发。”《新唐书·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声容六变合,海岳百灵纷。”见“ 海岳 ”。...

孩婴的意思:幼儿;幼小。《隶释·汉童子逢盛碑》:“捬育孩婴,弱而能言。”《黄庭内景经·呼吸》:“延我白首返孩婴。”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诗:“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新唐书·李训传》:“是时暴尸旁午,有詔弃都外,男女孩婴相杂厠。”...

韩彭的意思:汉 代名将 淮阴侯 韩信 与 建成侯 彭越 的并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昔 萧 樊 囚縶, 韩 彭 葅醢。” 李善 注引《黥布传》:“ 薛公 曰:‘前年醢 彭越 ,往年杀 韩信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伊 吕 终难降, 韩 彭 不易呼。” 清 黄任 《彭城道中》诗:“当时何不怜功狗,留取 韩 彭 守四方。”...

含春的意思:(1).含着春色。 南朝 梁简文帝 《列灯赋》:“草含春而动色,云飞采而轻来。” 隋 江总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2).指带着笑容。《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太太满脸含春説道:‘好叫老爷得知,俩媳妇都有了喜了。老爷説可乐不可乐?’”《明珠缘》第四一回:“盈盈粉面媚含春,疑是凌波出 洛神 。”(3).带着春意。犹怀春。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汗浃的意思:见“ 汗流浹背 ”。...

沆瀣的意思:◎ 沆瀣 hàngxiè[evening mist] 夜间的水气,露水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豪隽的意思:见“ 豪俊 ”。...

号钟的意思:古琴名。 汉 刘向 《九叹·愍命》:“破 伯牙 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淮南子·修务训》:“鼓琴者期於鸣廉、脩营,而不期於滥脇、号钟。” 高诱 注:“号钟,高声,非耳所及耳。” 唐 独孤及 《夏中酬于逖华耀问病见赠》诗:“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云笈七籤》卷一百:“ 黄帝 之琴名号钟,作清角之弄。”...

号噭的意思:号叫,号呼。 明 李东阳 《中元谒陵遇雨记》:“林木杂风雨声,若虎豹号噭,响振山谷。” 明 李东阳 《记女巫》:“有所喜,则召女巫至,皷舞号噭以为福。”...

阖辟的意思:闭合与开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惟其健顺之德,凝五常而无间,合二气之闔辟,备之无遗,存之不失。”(1).闭合与开启。 唐 杨炯 《浑天赋》:“乾坤闔闢,天地成矣;动静有常,阴阳行矣。” 清 恽敬 《说仙二》:“与天地準则与天地闔闢,与古今齐则与古今流行而已矣。”(2).指货物的囤积与抛售。 宋 秦观 《财用下》:“切切焉从事於闔闢敛散之中,则是贱丈夫争锥刀之末耳,岂君子所谓理财者耶。”(3).指文章笔法的变化。 明 宋濂 《题<乌继善文集>后》:“况为文者,发造化之秘,贯古今之...

和协的意思:亦作“ 和叶 ”。1.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於四方。” 唐 康骈 《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间之利害衝突,势所不免。惟势力平均者,始有和协提携之希望。”(2).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 综 有力焉。”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张安道 ﹞奉勅撰《许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协二宫事……上不喜。”(3).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

和融的意思:(1).融化;融合。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香於酪乳腻於茶,一味和融润齿牙。” 钱锺书 《围城》六:“ 韩学愈 容颜灰暗,在阴天可以与周围的天色和融无间。”(2).和气,融洽。《恨海》第四回:“ 棣华 本来为人极是和融,便也同他对答。”...

和平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没有战争的状态。保卫和平。(作宾语) (2) (形)温和;不猛烈。药性和平。(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和+平 [反义]战争...

何异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一党专制。”...

何时的意思:(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泓渟的意思:(1).水深貌。 唐 柳宗元 《永州万石亭记》:“刳闢朽壤,翦焚榛薉,决澮沟,导伏流,散为疎林,洄为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者始判清浊,効奇於兹地,非人力也。”(2).比喻思想深邃。 明 方孝孺 《贮清轩记》:“存乎方寸之间,使得乎天者,泓渟洞澈,可以酬酢万物而不为物所淆。”...

红星的意思:◎ 红星 hóngxīng(1) [red star](2) 光谱型为M、N、R或S型,具有很低的表面温度和红色的恒星(3) 红色的五角星,表明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符号红星帽徽...

喉舌的意思:[释义](名)泛指说话的器官。 [构成]并列式:喉+舌 [例句]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作宾语)...

惚恍的意思:亦作“ 惚怳 ”。1.混沌不分;隐约不清。《文选·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李善 注:“寥廓、惚恍,未分之貌也。”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寥廓兮惚恍,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眇然,若 桃源 之失路。” 明 宋濂 《赣州圣济庙灵迹碑》:“休咎有徵神所持,委以惚恍邈难知。”(2).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风经府藏,使人惚怳。” 唐 张说 《东山记》:“云木虚吟,惚恍疑梦。”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都只为竞风流...

虎文的意思:(1).虎身上的斑纹。 晋 枣据 《杂诗》:“予非 荆山 璞,谬登 和氏 场;羊质復虎文,燕翼假凤翔。” 唐 李白 《天马歌》:“天马来出 月支 窟,背为虎文龙翼骨。”(2). 汉 代武官服。《后汉书·舆服志下》:“虎賁将虎文絝,白虎文劒佩刀。虎賁武骑皆鶡冠,虎文单衣。”《后汉书·袁绍传》:“幕府輒復分兵命鋭,修完补辑,表行 东郡 太守、 兖州 刺史,被以虎文,授以偏师,奬就威柄,冀获 秦 师一克之报。”...

呼噏的意思:亦作“ 呼翕 ”。1.呼气和吸气。 南朝 宋 周朗 《报羊希书》:“呼噏以补其气,缮嚼以辅其生。”(2).吸入,摄取。《三国志·吴志·楼玄传》:“﹝陛下﹞勤心好道……呼翕清淳,与天同极。” 晋 陆机 《列仙赋》:“列仙玄妙……呼翕九阳,抱一含元。”(3).道家导引吐纳的养生术。后用指长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三十:“乘云招 松 乔 ,呼噏永矣哉。”(4).一息之间,形容顷刻之间。《晋书·忠义传·王豹》:“密祸潜起,輒在呼噏。”(5).犹吞吐。形容气盛势大。《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

呼号的意思:[释义](1) (名)无线电通讯中使用的各种代号;有时专指广播电台的名称的字母代号。 (2) (名)某些组织专用的口号。 [构成]动宾式:呼|号...

潢潦的意思:地上流淌的雨水。《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丰注溢脩霤,潢潦浸阶除。” 张铣 注:“潢潦,雨水流於地者。”潢,一本作“ 黄 ”。 唐 元稹 《书异》诗:“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鯢腥。” 明 顾鼎臣 《悯雨》诗:“街市潢潦集,浅深可方舟。”...

浑圆的意思:[释义](形)很圆。 [构成]偏正式:浑(圆 [例句]那浑圆的珍珠看起来光彩夺目。(作定语)...

姬孔的意思:周公姬旦 与 孔子 的并称。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 姬 孔 之教,与日月以悬天。” 宋 欧阳修 《回贺李待制柬之启》:“伏惟某官懿文经国,敏识造微,学探 姬 孔 之渊源,世济 皋 夔 之德业。” 明 高启 《送张贡士祥会试京师》诗:“上谈礼乐祖 姬 孔 ,下议制度轻讐玄。”...

纪事的意思:◎ 纪事 jìshì[chronicles;record] 记载事实《西行纪事》...

机动的意思:[释义](1) (形)利用机器开动的。机动车辆禁止通行。(作定语)基本义:权宜(处置);灵活(运用)。这件事你可以机动掌握。(作状语) (2) (形)利用机器开动的。机动车辆禁止通行。(作定语)准备灵活运用的。不能随便动用机动粮。(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机〔动...

讥评的意思:◎ 讥评 jīpíng[ridicule and criticize] 讥讽评议讥评时政...

嘉树的意思:(1).佳树;美树。《左传·昭公二年》:“既享,宴于 季 氏,有嘉树焉, 宣子 誉之。”《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华堂对嘉树,帘廡含晓清。”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十:“赤日流金,嘉树之阴。”(2).菜名。《吕氏春秋·本味》:“ 餘瞀 之南, 南极 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假象的意思:[释义](名)跟事物本质不符合的表面现象。不要被~所迷惑。(作介词宾语) [构成]偏正式:假(象 [反义]真相...

涧水的意思: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在新安县,东南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板。东南入于洛。孔安国曰:涧水出渑池山,今新安县西北有一水,北出渑池界,东南流径新安县,而东南流入于谷水。安国所言当斯水也。然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并未之祥耳。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

建中的意思:谓建立中正之道,以为共同的准则。《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蔡沉 集传:“立中道於天下。中者,天下之所同有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朕闻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无为,端拱思道……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中。”...

建瓴的意思:(1).语本《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之省,谓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周书·韦孝宽传》:“窃以 大周 土宇,跨据 关 河 ,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 唐 陆贽 《诰普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 江 、 汉 上游,建瓴制寇。” 清 毛世楷 《武昌》诗:“枝梧 蜀 汉 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2).形容速度极快。 唐 刘禹锡 《机汲记》:“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轂之易。” 唐 杜牧 《分司东都上刘侍郎四十韵》:“寒暑逾电流,...

间或的意思:[释义](副)偶然,有时候(表示间歇地出现或时断时续地发生)。他在认真地学习,~提几个问题。...

坚白的意思:(1).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谓君子虽在浊乱而不能污。后因以“坚白”形容志节坚贞,不可动摇。《三国志·魏志·徐邈王基等传论》:“ 王基 学行坚白。”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緇。” 宋 司马光 《送守哲归庐山》诗:“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清 金农 《冬雪》诗:“相警保坚白,勿使不洁扰。”(2). 战国 时名家学说的一个命题。《庄子·齐物论》:“非所明而明...

见志的意思:表明志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 维翰 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

降神的意思:(1).谓神灵降临;使神灵降临。《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峩峩崇岳,吐符降神。” 李周翰 注:“言立五岳之精,吐其符应,降其神灵。” 宋 梅尧臣 《登长芦江口》诗:“野祝击鼓降神语,老鸦衔肉上树飞。” 郑振铎 《论武侠小说》:“黠者们便利用了这一股愤气与希望,造作了‘降神’‘授术’‘祖师神祐’‘枪炮不入’等等的邪说以引诱着他们。”(2).迎神。《汉书·礼乐志》:“ 高祖 时, 叔孙通 因 秦 乐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

降逮的意思:下及。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爰暨 三皇 ,寔秉道真,降逮 五帝 ,继以懿纯。”...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蛟龙的意思:◎ 蛟龙 jiāolóng[my thical flood dragon]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胶戾的意思:(1).回环曲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穹隆云挠,蜿灗胶戾。”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蜿灗,展转也;胶戾,邪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宛潬胶盭”。《文选·木华<海赋>》:“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 吕向 注:“胶戾,环旋貌。”(2).乖戾。《汉书·刘向传》:“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 颜师古 注:“言志意不和,各相违背。”...

骄矜的意思:[释义](形)〈书〉骄傲自大,傲慢。 [构成]并列式:骄+矜...

郊衢的意思:城外的大道。《列子·汤问》:“ 薛谭 学謳於 秦青 ,未穷 青 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 弗止,饯於郊衢,抚节悲歌。”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混<游览>》:“薄言遵郊衢,揔轡出臺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偶出郊衢,醉人适触卤簿,即遣人缚付京尹,立毙杖下。”...

节文的意思:(1).谓制定礼仪,使行之有度。《礼记·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有筭,为之节文也。” 孔颖达 疏:“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若不裁限,恐伤其性,故辟踊有筭为準节文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宋 苏轼 《礼以养人为本论》:“夫礼之初,始诸人情,视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2).礼节;仪式。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鼎俎之礼,节文曲备。”《隋书·经籍志二》:“ 汉 兴, 叔孙通 定朝仪, 武帝 时始祀 汾阴 后土, 成...

金石的意思:◎ 金石 jīnshí[metal and stone]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金匮的意思:亦作“ 金柜 ”。亦作“ 金鐀 ”。1.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 汉 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 晋 王隐 《晋书·瑞异记》:“ 甘卓 家金匱鸣,声似槌镜,清而悲。”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二:“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孙犁 《<秀露集>后记》:“金柜之藏,不必永存;流落村野,不必永失。”(2).引申谓传之久远。《...

金官的意思:(1).即金正。《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帝 少皞 ,其神 蓐收 ” 汉 郑玄 注:“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 蓐收 , 少皞氏 之子,曰 该 ,为金官。” 孙希旦 集解:“ 蓐收 ,在地金行之神, 该 为金正,其官亦曰蓐收,祭金神则以配食焉。”(2).采金之官。《汉书·地理志上》:“﹝ 桂阳郡 ﹞有金官。”...

今夕的意思: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精神的意思:[释义](1) (名)表现出来的活力(基本义)。振作精神。(作宾语) (2) (形)活跃;有生气。这孩子长得怪精神的。(作补语) [构成]并列式:精+神 [例句]〈外〉日语。...

景曜的意思:(1).亦作“ 景燿 ”。光芒;光彩照耀。《文选·张衡<西京赋>》:“饰华榱与璧璫,流景曜之韡曄。” 李善 注:“景,光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宜令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燿,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攄之罔极。”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景曜东隅,晼晚西薄。”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遂能发轩庭之景曜,躡 隋 运之頽风。” 明 夏完淳 《六哀·先考功》诗:“从容蹈东海,景燿长回烛。”(2).景星的光芒。《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

晶荧的意思:(1).明亮闪光。 唐 王起 《浊水求珠》诗:“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红楼梦》第六六回:“三姐儿看时,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荧。”(2).指光亮。 元 周砥 《夜坐怀孝常》诗:“天高玉露泻,草木流晶荧。”...

九渊的意思:(1).深渊。语出《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汉 贾谊 《吊屈原文》:“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掇怀珠之蚌於九渊之底,指含光之珍於积石之中。” 清 唐甄 《潜书·抑尊》:“於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於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於九渊。”(2).古乐歌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唐 贾公彦 疏:“ 少昊 之乐曰《九渊》。”按,其辞早失传, 唐 元结 曾采用其名补作乐歌。...

九能的意思:古指大夫应当具备的九种才能。《诗·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 毛 传:“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説,丧纪能誄,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旧唐书·魏玄同传》:“今使百行九能,折之於一面,具僚庶品;专断於一司,不亦难矣。” 清 龚自珍 《商周彝器文录叙》:“制器能铭,居九能之一,其人皆中大夫之材者也。”...

九家的意思:指 战国 时法、道、儒、阴阳、名、墨、纵横、杂、农九个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清 钱谦益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九家陈篋衍,七略奏笙箎。” 章炳麟 《秦献记》:“诸子之术,分流至于九家,游説乞贷,人善其私。”...

巨细的意思:◎ 巨细 jùxì[(things) big and small] 大小(事情)政无巨细,皆断于相。——《史记·田儋传》...

骏烈的意思:盛业。 晋 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明史·成祖纪三》:“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慷慨的意思:◎ 慷慨 kāngkǎi(1) [vehement;fervent]∶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慷慨就义(2) [generous;liberal]∶大方;不吝啬慷慨解囊...

抗志的意思:(1).高尚其志。《六韬·上贤》:“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宋 曾巩 《筠州学记》:“而搢绅之徒,抗志於强暴之间。”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白乐天 抗志辞荣,似知道者。” 章炳麟 《辨诗》:“自 王粲 以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2).指高尚的志向。《晋书·夏统传》:“其人循循,有 大禹 之遗风, 太伯 之义让, 严遵 之抗志, 黄公 之高节。” 明 何景明 《六子诗·李户部梦阳》:“抗志冀陈力,危言获罪愆。”...

可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作补语) (2)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利害:你这张嘴真可以。(作谓语)...

空庭的意思: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狂流的意思:(1).汹涌的水波。 严复 《送沉涛园备兵淮扬》诗:“沧海狂流横茫茫,晨光前路远微微。”(2).犹涌流。 巴金 《将军集·将军》:“他极力忍住眼泪,然而眼泪终于打败了他,从眼眶里狂流出来。”...

老虎的意思:...

狸狌的意思:野猫。《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庄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 成玄英 疏:“狸狌,野猫也。”...

立极的意思:(1).树立最高准则。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所以报本反始,所以庆长立极。” 明 唐顺之 《廷试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极。”(2).登帝位;秉国政。 宋 文天祥 《逐鹿》诗:“ 轩辕 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上帝传下玉旨云:‘朕立极以来,未会卿等,今立此会,名曰三界通明会。’”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诗:“於皇时 清 ,继天立极。”...

联珠的意思:(1).连串的珍珠。喻诗词联缀之美。 唐 吕温 《联句诗序》:“属物合篇,联珠迭唱。” 唐宣宗 《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2).喻美好事物相连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如联珠然。”(3).文体名。即连珠。相传兴于 东汉 。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连珠’或作‘联珠’。”...

炼石的意思:(1).烧炼丹石。 金 元好问 《尚药吴辨夫寿冢记》:“世乃有烹金炼石,合驻景之剂;衔刀被髮,为厌胜之术。”参见“ 炼丹 ”。(2).“炼石补天”之省。比喻挽回不利局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苦相投,花值繁霜候,真是愁上添愁,又无个炼石奇谋。”...

两间的意思:谓天地之间。指人间。 唐 韩愈 《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愿彊於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诸夏,闻於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陈赓 《宣宗挽词》:“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时节立朝纲当辩姦,我这里正气漫漫塞两间。” 鲁迅 《集外集·题<徬徨>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

凌霄的意思:◎ 凌霄 língxiāo(1) [reach the clouds;soar to the skies]∶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浩气凌霄(2) [Chinese trumpet creeper]∶凌霄花...

留碍的意思:犹阻碍,障碍。《晋书·马隆传》:“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鎧,行不得前, 隆 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

流汗的意思:(1).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 晋 左思 《吴都赋》:“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明 李东阳 《奉敕谕》:“盛暑鑠金,流汗成血,兼时倍力,困苦益增,又不若不督之为愈也。”(2).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汉书·王莽传上》:“臣见诸侯面言事於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慙愧也。” 唐 柳宗元 《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不意足下曲见记忆,远辱书讯,貺以高文,开其知思,而又超僕以宗师之位,贷僕以丘山之号,流汗伏地,不知逃匿。”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左...

流风的意思:(1).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多指好的风气。《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宋 叶适 《祭石似之文》:“初美俗之愿成,扶众俊以济艰;及流风之欲泯,忌独洁之胜顽。” 郑振铎 《文学杂论·谴责小说》:“这个时候,小说真成了谴责的工具,小说家真成为人家隐事的侦探者与揭发者了。其流风至今而未衰。”(2).随风流行。《楚辞·九章·悲回风》:“凌大波而流风兮,託 彭咸 之所居。” 洪兴祖 补注:“言乘风波而流行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弹琴擫籥,流风徘徊。”...

六艺的意思:◎ 六艺 liùyì(1) [the classical six arts (propriety,music,archery,riding,writing,arithematic)]∶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 (2) [various Confucian classics]∶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也泛指各种经书(3) [six styles of calligraphy ...

六代的意思:(1).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

路马的意思: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 郑玄 注:“路马,君之马。” 汉 贾谊 《新书·阶级》:“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芻者有罪。”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然古者国贫则君服大布之衣,年饥则路马不食穀。”...

鲁卫的意思:(1).语本《论语·子路》:“ 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 唐玄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鲁 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明 李贽 《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 ( 刘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 ( 鲍彪 )与 吴 ( 吴师道 )亦 鲁 衞 之人矣。”(3).泛指礼义之邦。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难復见 鲁 衞 之士,而况...

鲁邦的意思:指 鲁国 。 周 朝所封的诸侯国。后用以指 鲁 地。《诗·鲁颂·閟宫》:“ 泰山 巖巖, 鲁邦 所詹。” 唐 韩愈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诗:“威令加 徐 土,儒风被 鲁邦 。” 何薳 《春渚纪闻·徐氏父子俊伟》引 宋 徐端崇 诗:“ 鲁邦 司寇陈义高,三閭大夫心徒劳。”...

鸾旌的意思:即“鸾旗”。 唐 司空曙 《迎神》诗:“鸞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明 沉采 《千金记·登拜》:“摆鸞旌拥道,鼉鼓轰敲,马队纷紜,步卒喧噪,驃骑军营四遶。”参见“ 鸞旗 ”。...

芒刺的意思:...

枚马的意思:(1). 汉 代著名辞赋家 枚乘 、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 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枚 马 同其风, 王 扬 骋其势。” 唐 崔湜 《景龙二年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2).借指才华出众的人。 宋 司马光 《和孙器之清风楼》:“贤侯宴 枚 马 ,歌鼓事繁华。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 清 孙廷铨 《咏史》:“一时宾客多 枚 马 ,不遣雄文悟 孝王 。”...

梦魂的意思: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 楚 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 谢 桥。” 元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 楚 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 江 东。”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自别 沧浪 ,梦魂常绕。”...

秘怪的意思:(1).神奇怪异。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可穷,祕怪恍惚,亦莫之係,皆足以高视古今,桀出伦类。”(2).指潜藏而不经见之神奇怪物。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 宋 王安石 《牛渚》诗:“阴灵祕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却偶然。”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波臣川后敬爱客,约束祕怪驱鱼龙。”...

庙乐的意思:宗庙音乐。多用于祭祀或颂德。《汉书·景帝纪》:“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 明 兴二百年,庙乐犹得失。”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翳彼乐府,风诗之遗,军歌激扬,庙乐典重,写哀凄厉,言情芬芳,足使丝篁叶奏,宫徵相和。”...

溟涬的意思:(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气混混沌沌的样子。 汉 张衡 《灵宪》:“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灵,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纪》:“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大道宗虚无,至真合溟涬。”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微茫一线走絶壁,谁凿溟涬开鸿濛。”(2).泛指自然之气。 唐 皮日休 《反招魂》:“承溟涬之命兮,付余才而辅君。” 明 张羽 《金川门》诗:“江光合...

鸣机的意思:(1).即机杼。织布机。 南朝 梁 何逊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对窗看宝瑟,入户弄鸣机。”(2).开动机杼。谓识布。 宋 陆游 《与子虡子坦坐龟堂后东窗偶书》诗:“鸣机织苧葛,暑服亦已成。”《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张玉穀 《乌夜啼》诗:“参横月落庭乌啼,窻前有女犹鸣机。”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霍洞》:“一身勿暇私自怜,鸣机轧轧明窗前。”...

鸣蝉的意思:寒蝉;秋蝉。《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李善 注引《礼记》:“孟秋,寒蝉鸣。”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名分的意思:[释义](名)指人的名义、身分和地位。 [构成]并列式:名+分...

难为的意思:◎ 难为 nánwei(1) [embarrass]∶使人为难她不会喝酒,你就别难为她了(2) [press]∶施加压力她会唱歌却不唱,就得难为她唱(3) [be very kind of you]∶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话难为你给我提一桶水来...

难胜的意思:难以承担、承受。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芳尊徒自满,别恨转难胜。”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伏惟攀慕永痛,哀感难胜。”...

难名的意思:难以称述。 明 张居正 《谢赐粥米食品疏》:“乃荷…纶旨温存,遣上医而诊视,宠颁稠叠,廑中使以光临,切感难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暹罗表》:“巍巍莫测,荡荡难名。”...

尼丘的意思:(1).山名。在 山东 曲阜县 东南,连 泗水 、 邹县 界。相传 孔子 父 叔梁纥 、母 颜氏 祷于此而生 孔子 。故 孔子 名 丘 ,字 仲尼 。《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唐 程弥纶 《怀鲁》诗:“ 曲阜 国, 尼丘 山, 周公 邈难问, 孔子 犹啟关。”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风生 泗水 ,初传元运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2).指 孔子 。《梁书·处士传·阮孝绪》:“跡既可抑,数子所以有...

年来的意思:(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蟠结的意思:(1).盘曲纠结。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 雪竇 妙高峯 左 千丈巖 巔有藤一枝,蜿蜒其上,下临不测,乃蟠结成龕,为藏修之所,故号 栖云 。”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而松於罅中直上达顶,露其半可窥,更旁裂一石,乃屈曲蟠结于峰顶之四周。”(2).互相勾结。《明史·吴贞毓传》:“﹝ 马吉翔 ﹞遂与 定国 客蟠结,尽握中外权。” 清 戴名世 《三山存业序》:“及其成进士,为达官,座主门生,同年故旧,纠合蟠结,相倚为声势,...

配人的意思:出嫁,嫁人。《红楼梦》第七二回:“况且里头的女孩子们,一半都大了,也该配人的配人。” 朱自清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到了相当的年纪,便将她配人。”...

譬之的意思: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貔虎的意思:◎ 貔虎 píhǔ[brave troops]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骈枝的意思:[释义](名)〈书〉骈拇枝指,骈拇指脚的大拇指跟二拇指相连,枝指指手的大拇指旁边多长出来的一个手指,比喻多余的,不必要的。 [构成]偏正式:骈(枝 [例句]骈枝机构。(作定语)[同音]胼胝...

频仍的意思:◎ 频仍 pínréng[repeatedly;frequent] 接连多次又值水旱频仍。——《水浒传》晚清时期,内政腐朽,外患频仍...

其如的意思:怎奈;无奈。 唐 刘长卿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之六:“料得明年秋色在,香可爱,其如镜里花颜改。”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你倒生的乖,其如我不騃。你将人杀死,怎教兄弟埋。”...

启钥的意思:同“启籥”开锁。...

齐东的意思:指 齐 东野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绎史》:“ 长君 乃又造为 吴 更封 越 百里之説,且言 越 入 胥门 , 子胥 头如车轮,目若二电,髮射十里。其鄙浅怪妄, 齐 东所不道,而古今信之,何哉?”参见“ 齐东野语 ”。...

迁固的意思:(1). 汉 司马迁 和 班固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张衡 司史而惑同 迁 固 , 元帝 王后 ,欲为立纪,谬亦甚矣。”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 清 方苞 《万季野墓表》:“昔 迁 固 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 章炳麟 《信史上》:“不知纬乃以经为记事,诚记事, 迁 固 优为之,安用 玄圣 ?”(2).指代 汉 司马迁 所著之《史记》和 班固 所著之《汉书》。《北史·李彪传》:“ ...

千龄的意思:(1).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晋书·礼志上》:“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荡近世之流弊,创千龄之英范。”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2).用作祝寿之语。《天雨花》第二十回:“当时同到书房去,千龄寿麵用完成。”...

情性的意思:◎ 情性 qíngxìng(1) [natural instincts]∶本性情性殊异(2) [nature;disposition]∶性格情性温柔(3) [affection]∶情意一时情性相感...

倾轧的意思:◎ 倾轧 qīngyà[discord] 以争吵、摩擦和对立为特色的持久的不和勾心斗角的男人们之间的倾轧...

青萍的意思:(1).亦作“ 青蓱 ”。古宝剑名。《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将之器。” 吕延济 注:“青蓱、干将,皆剑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絶也。”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緑,长价於 薛 卞 之门。”(2).又泛指剑。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偶见他独行身酩酊,青萍触伤其颈。” 陈世宜 《赠孟硕》诗:“眼底青萍三尺短,酒酣賸有气崚嶒。”(3).喻指兵柄,军权。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

壤隔的意思:谓相隔很远,差别很大。《南史·陆厥传》:“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虽贤愚壤隔,善恶区分,苟时无品藻,则理难銓综。”...

人文的意思:[释义](名)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构成]偏正式:人(文 [例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作定语)...

人为的意思:[释义](1) (动)〈书〉人去做。事在人为。(作谓语) (2) (形)人造成的(用于不如意的事)。人为的困难。(作定语) [构成]主谓式:人|为...

人代的意思:人世。 南朝 梁武帝 《守护晋宋齐诸陵诏》:“命世兴王,嗣贤传业,声称不朽,人代徂迁。”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声吹鬼神下,势閲人代速。”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茫茫人代,何以为情。” 清 魏源 《天台纪游》诗之三:“久坐入混沌,冥神失人代。”...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缛丽的意思:繁饰华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 禰衡 之吊 平子 ,縟丽而轻清; 陆机 之吊 魏武 ,序巧而文繁。”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丝竹五音之微靡,纂组九华之縟丽,经目所涉,莫不精记。”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上方造簴、流苏之属,以金鈿珠翠饰之,铸金为二狮子以为趺,綵繒縟丽,一时无比。” 明 杨慎 《词品·徐昌图》:“冬景《木兰花》一辞縟丽可爱。”...

戎功的意思:(1).大功。《诗·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毛 传:“戎,大。” 明 宋濂 《拟薛收上秦王平夏郑颂》:“天下万姓,驩欣舞抃,以为皇帝之睿謨雄算,王之戎功骏烈,皦皦乎不可尚已。”(2).犹戎事。 汉 蔡邕 《光武济阳宫碑》:“戮力戎功,翼戴 更始 。”...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入室的意思:◎ 入室 rùshì[gain the mastery of] 比喻学问或技能已达到深奥的境界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晋书·杨轲传》虽已登堂,尚未入室...

入耳的意思:[释义](动)中听;有时可以互换。 [构成]动宾式:入|耳 [例句]这句话十分入耳。(作谓语)[同义]中听...

山河的意思:[释义](名)大山和大河,指国家或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 [构成]并列式:山+河 [例句]建设锦绣山河。(作宾语)...

上月的意思:(1).上弦月。 南朝 梁 刘孝绰 《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2).前月。《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黛玉 ……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鸿甫 的老婆,上月在 上海 死了,所以 景翼 穿了重孝。” 丁玲 《奔》:“上月不知怎的,他眼一花,只听见一声喊,他就昏倒在地上。”...

上下的意思:◎ 上下 shàngxià(1) [high and low]∶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2) [old and young]∶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全家上下都很高兴(3) [up and down]∶从上面到下面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4)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指程度上高低...

上人的意思:◎ 上人 shàngrén(1) [Buddhist monk]∶旧时尊称僧人(2) [sage]∶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3) [high official]∶指职位高的统治者(4) [the upper class]∶上等人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5)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6) [bully]∶凌驾于他人之上...

射侯的意思:(1).用箭射靶。侯,用兽皮或布做成的靶子。《诗·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2).指箭靶。《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3).古代天子的大射礼。《礼记·射义》:“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元 董旭 《题长江伟观图》诗:“因悲英雄人,争此若射侯。”...

深固的意思:◎ 深固 shēngù[deep and firm] 深而牢固建设祖国的信念更加深固...

神鬼的意思:◎ 神鬼 shénguǐ[supernatural]神灵鬼怪试问…那些陌生人是神鬼还是有血有肉的人...

牲盟的意思:杀牲歃血以结盟。语本《礼记·曲礼下》:“涖牲曰盟。” 孔颖达 疏:“涖,临也。临牲者盟所用也。盟者杀牲歃血誓於神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追古贵信,结言而已,不至用牲盟而后成约。”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盟於 眉楼 , 则梁 作盟文甚奇,末云:‘牲盟不如臂盟,臂盟不如心盟。’”...

声华的意思:◎ 声华 shēnghuá[good reputation] 美好的名声;声誉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唐· 白居易《晏坐闲吟》...

声地的意思:声望与地位。《晋书·桓玄传》:“ 玄 在 荆州 豪纵,士庶惮之,甚於州牧……及还 寻阳 ,资其声地,故推为盟主。”...

圣人的意思:◎ 圣人 shèngrén(1) [sage]∶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2) [emperor]∶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室的意思:(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

收视的意思:(1).收殓顾视。《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已而梟 彭越 头於 雒阳 下,詔曰:‘有敢收视者,輒捕之。’”(2).收容照顾。《后汉书·袁术传》:“﹝ 袁术 ﹞妻子依故吏 庐江 太守 刘勋 。 孙策 破 勋 ,復见收视, 术 女入 孙权 宫。”...

殊方的意思:(1).不同的方法、方向或旨趣。《文子·自然》:“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一也。”《汉书·董仲舒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2).远方,异域。 汉 班固 《西都赋》:“踰 崑崙 ,越 巨海 ,殊方异类,至於三万里。” 唐 王维 《晓行巴峡》诗:“人作殊方语,鶯为旧国声。”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集殊方之货实,聚列国之商氓。”...

衰歇的意思:◎ 衰歇 shuāixiē[decline and come to an end] 衰落并趋向止息...

斯须的意思:[释义](名)〈书〉很短的时间,一会儿。 [构成]附加式 [例句]斯须我就会回来。(作状语)...

私智的意思:个人的智慧。常与公法相对,指偏私的识见。《管子·禁藏》:“故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尹知章 注:“私智则营己而背公,故多乱。”《史记·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汉书·地理志下》:“ 昭王 曾孙 政 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明 李东阳 《明故封承德郡户部主事陈先生墓志铭》:“造物者固有定数,人顾私智殴之,奚益哉?”...

素珠的意思:(1).珍珠。亦借指白色的珠状物。《艺文类聚》卷八二引 晋 夏侯湛 《芙蓉赋》:“缨以金牙,点以素珠。”(2).佛珠。《金瓶梅词话》第九三回:“无事在家门首施药救人,拈素珠念佛。”...

酸寒的意思:(1).犹寒酸。 唐 韩愈 《荐士》诗:“酸寒 溧阳 尉,五十几何耄。”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他手里怎容得这几个酸寒秀才。”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四:“佳妇而今归帝子,腐儒自古苦酸寒。”(2).引申为菲薄。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虽掾俸之酸寒,要拔贫而为富。” 清 吴资生 《就道录别》诗:“怜我年半百,得官仍酸寒。”...

随风的意思:(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

所至的意思:(1).所致,使其然。《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2).结局。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 梦与 因扣以所至, 艮 屏人愀然曰:‘是不能令终。’”...

踏月的意思:◎ 踏月 tàyuè[walk in the moonlight] 指在月下散步...

太虚的意思:◎ 太虚 tàixū(1) [heaven]∶天,天空(2) [the great void;the universe]∶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太清的意思:(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

太和的意思:见“ 太和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

谈辨的意思:见“ 谈辩 ”。...

天声的意思:(1).天上的声响,如雷声、风声等。 汉 扬雄 《甘泉赋》:“登 长平 兮雷鼓礚,天声起兮勇士厉。” 唐 李白 《古风》之七:“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2).指佛音。 唐 孟郊 《读经》诗:“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3).比喻盛大的声威。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 汉 之天声。”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章炳麟 《民报纪念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大 汉 之天声。”...

天人的意思:◎ 天人 tiānrén(1) [heaven and man]∶天和人;天象和人事天人之际天人合一(2)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emperor]∶特指天子...

天明的意思:◎ 天明 tiānmíng[daybreak;dawn] 天亮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天成的意思:(1).谓合于自然。《庄子·寓言》:“ 颜成子游 谓 东郭子綦 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七年而天成。’” 郭象 注:“无所復为。” 成玄英 疏:“合自然成。”(2).不假人工,自然而成。《宋书·谢灵运传论》:“至於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沉宗畸 《题居庸秋望图》诗:“天成隘阻设雄关,九塞古称...

挺拔的意思:[释义](1) (形)直立而高耸。挺拔的白杨。 (2) (形)坚强有力。 [构成]并列式:挺+拔 [例句]他的行书笔力挺拔。(作谓语)到处是挺拔的白杨。(作定语)...

亭毒的意思:...

同异的意思:(1). 战国 时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辩论题,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异两种。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这种认识上的同或异,为小同异;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离不开存亡变化,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此为大同异。《庄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体理无异,此大同异也。”参见“ 坚白同异 ”。(2).相同与不同。《礼记·曲礼上》:“夫礼...

蛙鸣的意思:(1).蛙叫。《南史·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中有蛙鸣。” 金 元好问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诗:“浙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2).比喻浅见薄识。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於是其所立以为标準者,不得不在雕虫之技,《兔园》之业,狗曲之学,蛙鸣之文,上以鼓下,下以应上,父詔兄勉,友习师传,虽有道艺,非由此进不为荣,虽有豪杰,非由此道不能进。”...

万物的意思:◎ 万物 wànwù[universe;all things on earth]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万物莫不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万籁的意思:[释义](名)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 [构成]偏正式:万(籁 [例句]万籁俱寂。(作主语)...

维时的意思:斯时;当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敕词与部奏违异》:“盖维时阁老以权臣自任,不復顾惮,惟其意之所欲为矣。”《红楼梦》第一○五回:“ 赵堂官 一迭声叫:‘拿下 贾赦 ,其餘皆看守。’维时, 贾赦 、 贾政 ……俱在,惟 宝玉 假説有病,在 贾母 那边打闹。”...

未几的意思:◎ 未几 wèijǐ(1) [before long]∶没有多久;很快未几更进。——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未几夫齁声起。——《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未几成归。——《聊斋志异·促织》未几他就去了美国(2) [a few;a little]∶很少;无几(3) [matchless]∶未可几及,赶不上...

未必的意思:[释义](副)不一定。(意思和“必定”相反)。 [构成]偏正式:未〔必 [例句]未必能来。(作状语)...

温温的意思:(1).柔和貌;谦和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 郑玄 笺:“温温,柔和也。” 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 清 姚鼐 《赠武义大夫何君墓志铭》:“頎与 何君 ,眉目清美,揖让温温,以与余友。” 孙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落落其神,温温其貌,铁石肺肝,强不可挠。”(2).润泽貌。《荀子·修身》:“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杨倞 注:“温温,有润泽之貌。”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游仙枕》:“ 龟兹国 进奉枕一枚,其色如玛瑙,温温如...

温腻的意思:柔和细腻。 明 陈子龙 《柳枝词》之二:“贪看黄鶯声颤处,水纹温腻落金鈿。”...

文章的意思:[释义](1) (名)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名)泛指著作。 (3) (名)比喻暗含的意思。 (4) (名)关于事情的做法。 [构成]偏正式:文(章 [例句]好文章很多。(作主语)此话大有文章。(作宾语)...

文史的意思:(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 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 伟 涉猎文史, 孝明 初, 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 晋 世擅风流,...

文光的意思:(1).错杂的波光。 唐 李贺 《竹》诗:“入水文光动,抽空緑影春。”(2).绚烂的文采。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李翰林》曲:“五花马三春帝乡,千金裘万丈文光。”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 赤嵌 城高海色黄,乍销兵气变文光。”(3). 西汉 文帝 和 东汉 光武帝 的合称。《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鉴 武 穆 ,宪 文 光 。” 李周翰 注:“ 文帝 、 光武 为宪法也。”...

文本的意思:◎ 文本 wénběn[version;text] 同一文件的不同语言或不同措词的本子这个文件有中、英文两个文本...

雾滃的意思:(1).云雾四起。 宋 赵福元 《沁园春·寿朱漕》词:“正乾坤交泰,圣贤相遇,风生虎啸,雾滃龙兴。”(2).比喻盛多。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骨肉飘零堪痛,福患云蒸雾滃。”...

物形的意思:物的形貌。 汉 班固 《白虎通·八风》:“清明风至,物形乾。” 唐 张怀瓘 《文字论》:“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 宋 梅尧臣 《雪咏》:“密势因风力,轻姿任物形。”...

五韺的意思:见“ 五英 ”。...

五刑的意思:◎ 五刑 wǔxíng[the five chief forms of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通常指墨、劓、宫、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

无声的意思:◎ 无声 wúshēng[silent;noiseless]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无迹的意思: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见“ 无迹 ”。...

无疵的意思:(1).没有毛病,没有缺点。《老子》:“涤除元览,能无疵乎!” 唐 韩愈 《读<荀子>》:“ 孔子 删《诗》《书》,笔削《春秋》,合於道者著之,离於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 宋 李昭玘 《提刑谢启》:“自非水镜无疵。权衡不权,则何以吏知守法,人不称寃。”(2).不挑剔毛病。《淮南子·氾论训》:“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3).木名。《尔雅·释木》:“棆,无疵。” 邢昺 疏:“棆,美木也,无疵病,因名之。”...

玺书的意思:(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国语·鲁语下》:“ 襄公 在 楚 , 季武子 取 卞 ,使 季冶 逆,追而予之璽书。” 韦昭 注:“璽书,印封书也。”(2). 秦 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上病益甚,乃为璽书赐公子 扶苏 曰:‘与丧会 咸阳 而葬。’”《魏书·高聪传》:“今更造璽书,以代往詔。”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闻道璽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明 陆深 《俨山外集·传疑录上》:“世言三尺法者,盖用三尺竹简书法律。詔书谓之尺一,亦以一尺版书詔。囊...

西海的意思:(1).传说中西方之神海。《楚辞·离骚》:“路 不周 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临于西海之上。”(2).指西方。对中原而言。《荀子·王制》:“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汉 刘向 《新序·善谋》:“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3).西方日落处。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一:“ 黄河 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参见“ 西冥 ”。(4).郡名。 西汉 末于今 青海 附近置 西海郡 。后因以为 青海 的别名。《汉书·张骞传》:“赖天之灵,从泝河山,涉流沙,通 西...

下位的意思:(1).低下的地位;卑贱的地位。《易·乾》:“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左传·襄公九年》:“今我妇人,而与於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 晋 卢谌 《览古》诗:“ 藺 生在下位, 繆 子称其贤。” 明 刘基 《郑士亨东游集序》:“彼二子者好为文,则不取诸时人之所趋,而独慕於居下位之 郑子 何邪?” 清 鲁仕骥 《<四书通义>后序》:“公生当末世,居下位,不得致身人主之侧。”(2).坐次低的席位。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功少者下位而次之,只饮酒...

下视的意思:(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先生的意思:◎ 先生 xiānsheng(1) [Mr.](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对杜先生讲话(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4) 旧时称管帐的人在商号当先生(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先生(6) 对长者的尊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teacher]∶老师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8) [doctor]∶医生...

先登的意思:(1).先于众人而登。《左传·隐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汉书·郦商传》:“从攻 长社 ,先登,赐爵封 信成君 。”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继光传》:“ 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2).指先锋。《后汉书·段熲传》:“追讨南度 河 ,使军吏 田晏 、 夏育 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 秦 为先登,屯於 黎浆 ...

象胥的意思: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相讥的意思:相互嘲讽。《庄子·在宥》:“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

霄峥的意思:高入云霄的山。 唐 孟郊 韩愈 《城南联句》:“大句斡玄造,高言轧霄峥。”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霄峥,山之切云者。”...

霄壤的意思:(1).天和地,天地之间。 元 张养浩 《得子强也书诗以答之》:“缅思霄壤间,实与逆旅均。” 明 沉鲸 《双珠记·京邸叙亲》:“羡名倾霄壤,灵异动君王。”(2).比喻相去极远,差别很大。《隶释·汉石经论语残碑》 宋 洪适 释:“观遗经字画之妙,非 蔡中郎 辈不能为,以 黄初 后来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涣》:“常为《惆悵诗》十三首……膾炙士林。在晚 唐 诸人中,霄壤不侔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五》:“而兄弟前后,成败霄壤,后起者胜,孰知其故。” 梁启超 《...

霄汉的意思:◎ 霄汉 xiāohàn[the sky;heaven]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气凌霄汉...

销泐的意思:熔融和碎裂。 明 宋濂 《<徐教授文集>序》:“金与石至固且坚,亦有时而销泐也。”...

啸呼的意思:谓长啸大呼。《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 注:“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木实未熟,﹝猨﹞相与视之谨;既熟,啸呼羣萃,然后食,衎衎焉。”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见一舟甚长,旌旗闪烁,两舷坐数十百人,啸呼鼓棹疾进。”...

效职的意思:尽职。 唐 韩愈 《贺雨表》:“龙神效职,雷雨应期。”...

骁腾的意思:谓骏马奔驰飞腾。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马白赋》:“临 广望 ,坐百层,料武艺,品驍腾。”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清 纪昀 《神异》诗之一:“神马驍腾曾眼见,人间衔勒果难施。”...

骁悍的意思:◎ 骁悍 xiāohàn[vigorous and valiant]勇猛强悍...

泄忿的意思:发泄内心的愤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赵麟阳司寇》:“﹝ 邱月林 ﹞衔命入 楚 , 东阿 于宗伯 虑其借此洩忿,貽书为宽解甚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江苏清江乡民行劫大丰面厂》:“闻事前实有与公司不协之人,指使饥民为此,以图洩忿云。”...

杏坛的意思:◎ 杏坛 xìngtán[educational circles] 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行空的意思:奔腾于太空。 明 刘子锺 《<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

刑名的意思:◎ 刑名 xíngmíng(1) [law (esp. criminal law)]∶古时指刑律刑名之学(2) [name of penalty]∶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3) [judicial (assistant)]∶清代主管刑事的(幕僚)刑名师爷...

徐疾的意思:或慢或快。《隋书·天文志上》:“案日徐疾盈缩无常, 充 等以为祥瑞,大为议者所贬。” 叶圣陶 《隔膜·阿凤》:“从伊清脆的喉咙里发出连缀的许多声音,随意地抑扬徐疾,也就有一种自然的美。”...

胥译的意思:翻译,互译。 明 李东阳 《<马石田文集>序》:“ 元 之入主中国,盖有气化以来所未见,八九十年,涵养生息,以旃裘为冠屨,以干楯为铅槧,以胥译为吟诵,製为文章,播为歌咏,鸣一代而传四方者,亦不可诬。”...

玄虚的意思:◎ 玄虚 xuánxū[deceitful trick;mystery] 形容道的玄远虚无,也指玄远虚无的道;形容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故弄玄虚...

玄休的意思:天赐的喜庆。 唐 白居易 《上元日叹道文》:“伏愿声闻紫极,丕降玄休,大庇羣生,永康四海。” 元 揭傒斯 《申命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制》:“庶闻清静之风,诞播玄休,屡昭灵应。”...

玄景的意思:(1).黑影;夜影。《文选·傅玄<杂诗>》:“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吕向 注:“景,影也。谓鴈影映於月光而色玄也。” 晋 殷晋安 《文殊师利赞》:“近一遇正觉而灵珠内映;玄景未移,遂超登道位。”《云笈七籤》卷十六:“明梵飞玄景,开度长夜魂。”(2).比喻荫庇他人的恩德。 晋 陆云 《盛德赋》:“陛下绍 轩辕 之叡哲,膺有圣之玄景。”(3).神话中天帝藏书台。《汉武内传》:“此书上帝藏於 玄景之臺 ,子其宝秘焉。”夜色;夜景。 明 陈子龙 《八月廿夜归庭中眺月》诗:“云涂无阡陌,玄景湛华光。” ...

玄精的意思:(1).黑精,指北方黑帝之神。 南朝 梁 沉约 《朝丹徒故宫颂》:“玄精翼日,丹羽巢阿。”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玄精实委御,苍正乃皆平。” 倪璠 注:“玄精,黑精也。谓黑帝之神 协光纪 也。”(2).元精,道教指人体的精气。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二》:“夫学生之夫,必夷心养神,服食治病,使脑宫填满,玄精不倾,然后可以存神服霞,呼吸二景耳。”...

学林的意思:(1).喻学问的总汇。《汉书·叙传下》:“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 颜师古 注:“信惟文学之林藪也。”《南史·王僧孺传》:“而 僧孺 与 高平 徐夤 俱为学林。”(2).指学术界。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於学林之外。”...

学步的意思:◎ 学步 xuébù[learn to walk] 学习走路刚会学步的孩子...

燕然的意思:(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 。 东汉 永元 元年,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记 汉 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序》:“遂踰 涿邪 ,跨 安侯 ,乘 燕然 ,躡 冒顿 之区落,焚 老上 之 龙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若 班固 燕然 之勒, 张昶 华阴 之碣,序亦盛矣。”(2).泛指边塞。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常引用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

研穷的意思:(1).详细追查审问。 宋 范仲淹 《答窃议》:“而 梁坚 弹奏 滕 使过钱十六万贯,有数不明。及置狱研穷,才用三千餘贯,復有所归,无分毫入己,是未见贪吏之状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投至我勘问出强贼……你教我怎研穷,难决断。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鞫狱》:“今之鞠狱者,不欲研穷磨究,务在广陈刑具,以张施厥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 王 力审所自。女曰:‘不必研穷,既以为神,朝夕供养,自无殃咎。’”(2).深入钻研。 宋 胡仔 ...

严谨的意思:◎ 严谨 yánjǐn(1) [stern;strict;rigorous]∶严肃谨慎说话严谨(2) [compact;well-knit]∶[结构] 严密[结构] 严谨的文章...

要知的意思: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烨烨的意思:(1).明亮;灿烂;鲜明。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朱之瑜 《谢木下贞干启》:“胸罗燁燁之文彩,自成表表之词章。”《诗刊》1978年第5期:“夜晚,十团火焰烨烨,将满天墨黑染出一幅银帘。”(2).灼热貌;显赫貌。 汉 王粲 《初征赋》:“薰风温温以增热,体燁燁其若焚。” 宋 司马光 《答谢公仪书》:“某官以英伟之才,负天下燁燁之望。” 宋 丁谓 《大蒐赋》:“律戎索以济济,飭军威而燁燁。”...

业文的意思:从事文事。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服闋业文,不捨昼夜。” 宋 王安石 《答钱公辅学士书》:“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七孙业文有可道,固不宜略。若皆儿童,贤不肖未可知,列之於义何当也?”...

噫气的意思:(1).气壅塞而得通。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之中,噫而出气,仍名此气而为风也。” 陈鼓应 今注:“噫气,吐气出声。” 宋 余靖 《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吸呼,横流以溟涨。” 清 金农 《冬雪》诗:“噫气失煖威,顽寒出阴矫。”(2).指风。 清 唐孙华 《泊舟大孤山下》诗:“两日都行廿里程,朝来噫气尚难平。” 清 赵翼 《飓风歌》:“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搤。”(3).嗳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

揖让的意思:(1).宾主相见的礼仪。《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詔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子大叔 见 赵简子 , 简子 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让盘旋,吾未见焚之自息也。”(2).指礼乐文德。《汉书·礼乐志》:“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参见“ 三揖三让 ”...

逸响的意思:(1).奔放的乐音。《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动心惊耳,逸响笙匏。” 元 张简 《初夏偶成》诗:“鸣琴发逸响,嘉树含清辉。”(2).指雄浑奔放的诗文。《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缀 平臺 之逸响,采 南皮 之高韵。” 李善 注:“逸响,谓 司马相如 之文。”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一时作者,深沉鬱于泉渊,逸响振于金石,英华奋发,波澜浩荡,笔有餘力,文无竭源。”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在韵言则有 屈原 起...

异时的意思:(1).不同时候。《墨子·经上》:“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路 者 颜回 父,父子尝各异时事 孔子 。” 晋 孙绰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庄 老 ;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絳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2).往时;从前。《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 司马贞 索隐:“异时,犹昔时也。”《新唐书·于頔传》:“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前代...

以致的意思:◎ 以致 yǐzhì[as a result;so that;with the result that] 使得因此,结果,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

以降的意思:(1).犹言以后,表示时间在后。《后汉书·逸民传序》:“是以 尧 称则天,不屈 潁阳 之高; 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自兹以降,风流弥繁。” 明 张煌言 《徐允岩诗序》:“ 汉 晋 以降,公卿俱得辟除僚属。”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谓 泰西 于中古以前,已有平民革命,不过表面之名词,实际尚不如 中国 自 秦 以降,革命者多崛起民间,于平民革命较近之。”(2).犹言以下,表示等第或位置在下。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凡京东多盗之郡,自 青 、 鄆 以降,如 徐 、 沂 、 齐 、 ...

一时的意思:◎ 一时 yīshí(1) [period of time]∶一个时期此一时彼一时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短时间一时半刻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3) [at the same time]∶同一时候。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

一色的意思:(1).单色;一种颜色。《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2).一种;一类。《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 开元 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 唐 刘肃 《大唐...

喑哑的意思:◎ 喑哑 yīnyǎ(1) [mute;silent;dumb]∶嗓子干涩,不能说话聋盲喑哑(2) [howl;roar]∶怒乎呼吼骓兮不逝,喑哑何归!——李白《拟恨赋》项王喑哑叱咤,千人皆废。——《史记·淮阴侯列传》...

银河的意思:◎ 银河 Yínhé[the milky way]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殷勤的意思:◎ 殷勤 yīnqín(1) [deep affection]∶情意深厚鞠养殷情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2) [solicitous]∶热情周到殷勤的服务员(3) [industrious]∶勤奋殷勤小心(4) [present]∶礼物日后致殷勤...

殷盘的意思:(1).指 殷 王 盘庚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盘 。” 薛综 注:“ 盘庚 , 殷 王之名也。”(2).指《书·盘庚》。 唐 韩愈 《进学解》:“ 周 《誥》 殷 《盘》,佶屈聱牙。”...

吟咏的意思:亦作“ 吟咏 ”。1.歌唱;作诗词。《诗·周南·关雎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晋书·郗鉴传》:“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至 六朝 时乃略有咏之者,至 唐 而吟咏滋多。”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 于庭 先生兼工吟咏,曾赠余诗四章。” 巴金 《一颗红心》:“他在黑暗中闭目吟咏,摸索着写下四十多首诗。”(2).有节奏地诵读;吟诵玩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唐 杜甫 《至后》...

吟声的意思:吟诗之声。 唐 白居易 《宣州崔大夫忽以近诗见示因成长句寄题郡斋》诗:“ 谢玄暉 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閒。”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书迹临 汤 鼎,吟声接 舜 絃。” 宋 戴复古 《豫章东湖避暑》诗:“行坐自徜徉,吟声绕屋梁。”...

阴宫的意思:(1).深宫。 汉 扬雄 《河东赋》:“遂臻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2).特指囚人的内宫。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至 夏 末,抱乐器以奔 殷 。而 紂 淫於声色,乃拘 师延 於阴宫,欲极刑戮。”(3).阴凉的宫室。 唐 杜甫 《热》诗之二:“想见阴宫雪,风门颯沓开。” 仇兆鳌 注:“ 繁钦 《暑赋》:‘虽托阴宫,罔所避旃。’ 张孝祥 曰:‘宫中暑月,积雪为山,取其阴凉。’” 唐 皮日休 《入林屋洞》诗:“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

因声的意思:犹言寄语。指托人带话。 唐 杜甫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因声置驛外,为觅酒家壚。” 仇兆鳌 注:“因声,犹云寄语。”...

撄宁的意思:(1).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攖寧。攖寧者,攖而后成者也。” 成玄英 疏:“攖,扰动也。寧,寂静也……动而常寂,虽攖而寧者也。”(2).指外物的扰乱。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三出:“罢罢罢,罢却了賡歌辛苦无乾浄。便便便,便永世脱攖寧。”...

用世的意思:(1).犹历世。《晏子春秋·杂下二八》:“自吾先君 定公 至今,用世多矣, 齐 大夫未有老辞邑者。”(2).见用于世,为世所用。 唐 戴叔伦 《寄孟郊》诗:“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宋 苏轼 《篆般若心经赞》:“草隶用世今千载,少而习之手所安。”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二》:“使 孟子 而用世,必用 杨 墨 ,不用 仪 秦 也。”...

幽情的意思:◎ 幽情 yōuqíng[exquisite feelings] 深远或高雅的情思发思古之幽情...

有时的意思:(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

有节的意思:有节度;有节制。《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唐 李德裕 《欹器赋》:“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节。”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主帅慎进退,出师贵有节。” 张书绅 《正气歌》三:“在 南昌 起义失败的教训里,在 皖南 事变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哪一个革命者不应看到,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写成。”...

由中的意思:犹由衷。《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汉 之与 吴 ,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羽猎的意思: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文选·宋玉<高唐赋>》:“传言羽猎,衔枚无声。”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以应猎负羽。”《汉书·扬雄传上》:“其十二月羽猎, 雄 从。”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士负羽。”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四:“ 上林 陪羽猎, 甘泉 侍清曙。” 清 陈维崧 《满庭芳·题顾梁汾舍人扈驾诗后》词:“万乘旌旗,千官羽猎,翠华絶塞重经。”...

纡郁的意思:(1).抑郁,郁积。《楚辞·九叹·忧苦》:“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紆鬱其难释。” 王逸 注:“紆,屈也;鬱,愁也。”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 唐 杜甫 《画鹘行》:“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紆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山阴 胡稚威 天游 旷代奇才,丙辰,同举鸿博,终身紆鬱而亡。”(2).曲深貌。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紆鬱,隆崛岉乎青云。” 宋 朱熹 《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一水既紆鬱,羣山正峻嶒。” 明 徐弘祖 《徐...

玉绳的意思:(1).星名。常泛指群星。《文选·张衡<西京赋>》:“上飞闥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作吴体以赠》诗之二:“清谈白紵思悄悄,玉绳银汉光离离。”《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只见玉绳低度,朱户无声,此景堪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有代字法,诗赋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绳’之类。”(2).比喻雨滴。 唐 张萧远 《兴善寺看雨》逸句:“须臾满寺泉声合,百尺飞簷掛玉绳。”...

与人的意思: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韦昭 注:“与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 尹知章 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于喁的意思:相和之声。《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陆德明 释文引 李轨 曰:“于喁,声之相和也。” 明 汪薌 《题眉嵋苍松图》诗:“众窍于喁吹参差,下方万户闻清颸。” 清 钱谦益 《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诗:“死已醒啽囈,生犹叹于喁。”...

渊冰的意思: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渊冰”喻危险境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朕以眇眇之身,託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公三让扬州表》:“鉴兹隆替,渊冰非譬。” 清 姚士陛 《摄生》诗:“不读 黄 老 书,渊冰宜战栗。”...

云蒸的意思:(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云雨的意思:◎ 云雨 yúnyǔ(1) [cloud and rain]∶云和雨(2) [sexual intercourse]∶指男女合欢...

载道的意思:(1).表达一定的思想、道理。 宋 周敦颐 《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明 宋濂 《文原》:“世之论文者有二:曰载道,曰纪事。”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祇受失言之愆,致毁载道之器。”(2).满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每出则鶉衣载道,拥轿叫呼。”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諭令百姓识认领归,一时欢呼声载道。”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谓 神宗 以水旱偏灾,流民载道,冀‘旌沉抑之人才’以祈福利。”...

噪杂的意思:◎ 噪杂 zàozá[clamorous] 嘈杂;喧闹噪杂的机器声...

造化的意思:◎ 造化 zàohuà(1) [good luck]∶福分;好运气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2) [Nature]∶自然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与造化抗衡...

辗转的意思:◎ 辗转 zhǎnzhuǎn(1) [toss]∶来回翻转辗转不眠(2) [pass]∶非直接地;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辗转相告(3) [abnormal]∶反复无常昔何言而今复背之,固得辗转若此乎?...

沾润的意思:(1).浸湿;滋润。《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须臾澍雨,一郡沾润。”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一日,驰马从禽,忽值暴雨,而浮光裘略无沾润,上方嘆为异物也。” 叶圣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诗:“如许英雄干劲足,渠成当在预期先。久渴之坡得沾润,从今岁岁是丰年。”(2).比喻受益。《老残游记》第五回:“如能救得他们三人性命,一则是件好事,二则大家也可沾润几两银子。”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存银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为代劳,是不啻众人之总帐房,苟不予以沾润,...

沾丐的意思:谓给人以利益。《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它人不足, 甫 乃厌餘,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 金 元好问 《中州集·施内翰宜生》:“﹝ 宜生 ﹞初在 颖州 ,日从 赵德麟 游,颇得 苏 门沾丐。” 罗惇曧 《文字源流·总论》:“ 西京 贤哲, 枚 、 贾 、 马 、 扬 ,并资沾丐,衔其山川,拾其香草,犹足俯仰百代,方轨后贤。”...

章疏的意思:旧时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内夫人﹞次见御怀中有文字,问曰:‘官家,是何文字?’帝曰:‘乃臺諫章疏也。’”...

贞曜的意思:(1).亦作“ 贞耀 ”。光焰,光华。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悬象虽薄蚀,不可以比萤烛之贞耀。”亦喻生辉的品德。 元 范梈 《梁掾枉教冬菊之歌仍韵答贶》:“桃李如今不似春,勗子含和保贞曜。” 清 朱鹤龄 《吴门晤陈言夏》诗:“子其宝贞曜,轩冕无长荣。” 清 王诒寿 《董啸岩先生<独石轩遗集>序》:“贞曜莫潜,壮心未已。”(2).光芒四照。 唐 吕温 《代齐贾二相贺迁献懿二祖表》:“日月贞曜,乾坤定纪,称情靡忒,合敬有归。”(3). 唐 孟郊 的私谥。 清 王士禛 《送洪昉思由大梁之武...

政事的意思:◎ 政事 zhèngshì[government affairs] 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

峥嵘的意思:◎ 峥嵘 zhēngróng(1) [towering;be lofty and steep]∶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2) [lofty and steep peak]∶高峻的山峰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3) [high and open]∶高爽空旷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4) [be big and strong]∶魁梧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5) [extraordina...

争衡的意思:◎ 争衡 zhēnghéng[scramble for supermacy; strive for mastery] 争强斗胜,比试高低与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正用的意思:◎ 正用 zhèngyòng[appropriate use] 正经的用处;办主要事情所用正用的地方,该花就得花...

正鹄的意思:(1).箭靶的中心。《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 郑玄 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鵠。” 陆德明 释文:“正、鵠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鵠,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诗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鵠岂无缘。” 王闿运 《李仁元传》:“然子知射乎?志正体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2).正确的目标。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鵠,迟迴 白门 ,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

植义的意思:立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崔瑗 《七厉》,植义纯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余谓此言推鬼神之末始,植义甚精。”...

至理的意思:◎ 至理 zhìlǐ(1) [truth axiom;maxim;famous distum,golden saying;]∶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2) [best politics]∶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至道的意思:(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3...

之无的意思:(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重轻的意思:(1).谓加重刑于轻罪。《商君书·去强》:“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2).指重与轻、高与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辞》:“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3).谓品题、评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公 元祐 时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率有标目殆徧也,独於 司马温公 不敢有所重轻。”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为公重轻。”(4)....

重冥的意思:犹九泉。指地下。 晋 陆机 《驾言出北阙行》:“安寝重冥庐,天壤莫能兴。” 南朝 宋 鲍照 《代挽歌》:“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臺。” 王闿运 《丁文诚诔》:“夫孰知其孤衷,乃齎恨於重冥。”...

钟磬的意思:(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郑玄 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汉 末丧乱,絶无金石之乐。 魏武帝 至 汉中 ,得 杜夔 旧法,始復设轩悬钟磬。”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 郭受 寄 杜 云:‘春兴不知凡几首。’ 杜 答云:‘药裹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磬在簴,扣之则应。”(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诗:“隔竹微闻钟磬音,墻头脩緑冷阴阴。”(3).指钟、...

中立的意思:◎ 中立 zhōnglì(1) [neutral]∶处于对立的双方之间,不倾向或偏袒一方严守中立(2) [independent]∶独立...

中钩的意思:(1).犹中规。钩,圆规。《庄子·马蹄》:“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应绳。’”《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藳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贯珠。”(2).指 春秋 时 管仲 射 齐 公子 小白 中其带钩事。《管子·小匡》:“ 管夷吾 亲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太宗 尝谓曰:‘卿罪重於中鉤,我任卿逾於 管仲 ,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於卿者乎?’”(3).犹上钩。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

周还的意思:见“ 周旋 ”。...

周诰的意思:指《尚书·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婬盗著於五刑,酒辜明於 周 《誥》。” 唐 韩愈 《进学解》:“ 周 《誥》、 殷 《盘》,佶屈聱牙。”...

诸兄的意思:所有同宗之兄。《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復我诸兄。”《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自遭大忧,及 新野君 ,仍丧诸兄,常悲伤思慕,羸瘦骨立,不能自胜。”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彊而早世。”...

珠吐的意思:谓珍珠发出光芒。 唐 柳宗元 《披沙拣金赋》:“皎如珠吐,疑剖蚌之乍分;粲若星繁,似流云之初卷。” 唐 白行简 《五色露赋》:“青荧玉缀,灿烂珠吐。”...

自足的意思:◎ 自足 zìzú(1) [self-satisfied]∶自我满足(2) [be satisfied oneself]∶自己觉得满意...

董狐笔的意思: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 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 。 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 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 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 杜甫 《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 ,厉阶 董狐 笔。”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清 ...

难为听的意思:◎ 难为听 nán wéi tīng[be unpleasant to hear] 难听,听不下去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燕然铭的意思:亦称“ 燕山铭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 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 唐 王昌龄 《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唐 鲍溶 《秋思》诗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坚白同异的意思:指 战国 时名家 公孙龙 的“离坚白”和 惠施 的“合同异”之说。对“坚白石”这一命题, 公孙龙 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之间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 惠施 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但以“合同异”的同一,否定了差别的客观存在。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荀子·礼论》:“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赵 亦有 公孙龙 为坚白同异之辩。”...

金匮石室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宝藏或秘密。...

流汗浃背的意思:形容非常热,使人大汗淋漓。...

收视返听的意思:指人们在电视或广播节目中得到信息后,又去寻找其他渠道进行确认或了解更多信息的行为。...

蛙鸣蝉噪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