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瑞昌簿厅景苏堂墨竹
宋 · 释道璨
一叶复一叶,世道几翻覆。
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
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
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
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
长公有深意,此事付北麓。
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
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
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
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
长公有深意,此事付北麓。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寄题瑞昌簿厅景苏堂墨竹》,以墨竹为载体,寓言世事变迁和个人品性。首两句“一叶复一叶,世道几翻覆”,通过描绘竹叶的更替,暗示了世间沧桑与政局的起伏。接着,“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犹如竹节相连,不可中断。
诗人以“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赞美主人景苏堂的刚正不阿,如同竹子般挺直,令人敬仰。接下来,“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进一步将竹子人格化,表达对主人品德的认同,认为身处北麓之地也能保持高雅不凡。
最后,“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诗人反思历史,感叹在熙宁、元丰年间,能有几人能像这墨竹一样,坚守正直。结尾两句“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将书法艺术与竹子的精神相结合,赞美主人以笔墨传递正直之道,而“长公有深意,此事付北麓”则揭示了主人深远的用心和对后人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墨竹为媒介,既赞美了主人的品格,也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期望,体现了禅宗诗人的哲思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