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路旁少年无所语,归视纸上还长吁全文

路旁少年无所语,归视纸上还长吁

出处:《饿者行
宋 · 王令
雨雪不止泥路迂,马倒伏地人下无。
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
道中独行乃谁子,饿者负席缘门呼。
高堂食饮岂无弃,愿从犬彘求其馀。
耳闻门閕身就拜,拜伏不起呼群奴。
喉乾无声哭无泪,引杖去此他何如。
路旁少年无所语,归视纸上还长吁

拼音版原文

xuězhǐdǎorénxià

zhěchūxíngzhězhǐshìkōng

dàozhōngxíngnǎishuí饿èzhěyuánmén

gāotángshíyǐnyuàncóngquǎnzhìqiú

ěrwénménkāishēnjiùbàibàiqún

hóuqiánshēnglèiyǐnzhàng

pángshǎoniánsuǒguīshìzhǐshàngháicháng

注释

雨雪:形容恶劣天气。
泥路:湿滑的道路。
马倒:马匹倒下。
居者:家中的居民。
午市:中午的集市。
空衢:空荡荡的大街。
独行:独自行走。
饿者:饥饿的人。
负席:背着席子。
犬彘:猪狗,比喻最低贱的食物。
馀:剩余。
门閕:门缝。
拜伏:跪拜。
群奴:众多仆人。
喉乾:喉咙干燥。
哭无泪:哭不出眼泪。
他何如:他的未来会怎样。
无所语:无话可说。
长吁:深深地叹气。

翻译

雨雪纷飞道路泥泞,马匹倒地行人无法前行。
居住者不愿出门,行者停止脚步,中午集市也无人入街。
孤独一人在路上行走的是谁?饥饿之人背着席子敲门求助。
家中高堂难道没有剩余食物?只愿乞求猪狗残羹剩饭。
听见门响,他立即跪拜,哭喊着呼唤仆人。
喉咙干涸,哭不出声,只能扶杖离去,未来命运何去何从。
路边少年默默无言,回家后看着纸张,发出深深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止的雨雪天气中,泥泞道路上的艰难行走。开篇“雨雪不止泥路迂,马倒伏地人下无”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恶劣天气和道路状况,以及行人与牲畜共同面临的困境。

接着,“居者不出行者止,午市不合入空衢”进一步描写了人们因为天气而无法外出的情形。这里“午市不合”表明市场关闭,没有交易活动,社会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诗人随后转向自己的处境,“道中独行乃谁子,饿者负席缘门呼”自问自己在这困苦中是何方神圣的子孙,以及作为饥饿之人的无奈和悲哀。这里“负席”可能指的是诗人身无长物,只能背负一张席子以示自己的贫穷。

接下来的“高堂食饮岂无弃,愿从犬彘求其馀”则表达了对富家豪门中可能浪费的食物的一种渴望和请求。诗人希望能够得到那些可能被丢弃的食物残渣,即便是像狗一样去乞讨。

“耳闻门閒身就拜,拜伏不起呼群奴”则写出了诗人听说有家门前有人施舍时,立刻跑过去跪拜,但由于饥饿和虚弱,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呼唤着仆人们来帮忙。

“喉乾无声哭无泪,引杖去此他何如”则是诗人表达了极度绝望的情绪。由于过于饥饿和干渴,连声音也发不出来,眼泪也因干涸而无法流出,最后只能用拐杖支撑着自己走向别处。

最后,“路旁少年无所语,归视纸上还长吁”则是诗人在路边遇到一个年轻人,对他无言以对,只能回头看向手中捧着的书信(或许是一张求助的信件),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这首诗通过对极端天气和个人饥饿的刻画,展示了一个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悲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