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出处:《和乐仪同苦热诗》
南北朝 · 庾信
火井沈荧散,炎洲高燄通。
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
思为鸾翼扇,愿借明光宫。
临淄迎子礼,中散就安丰。
美酒含兰气,甘瓜开蜜筒。
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
思为鸾翼扇,愿借明光宫。
临淄迎子礼,中散就安丰。
美酒含兰气,甘瓜开蜜筒。
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夏日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借用古代神话中的元素来表达诗人对凉爽的向往。开篇“火井沈荧散,炎洲高燄通”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烈日当空、热气逼人的酷暑景象。“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则是说尽管天气酷热,但连雷石也无法引发雨水,连凤凰都飞翔不起来,形容热度已达到了极点。
接下来的“思为鸾翼扇,愿借明光宫”表露了诗人对凉风的渴望和求取更清凉之处的愿景。这里的“鸾翼扇”指的是传说中用凤凰羽毛制成的大扇,而“明光宫”则是想象中的一个能提供清凉避暑之地的地方。
“临淄迎子礼,中散就安丰”可能是在描述诗人或某个人物在酷热中寻找避暑的场所,或是在进行某种避暑的仪式活动。这里的“临淄”可能是指河流之滨,而“中散就安丰”则表明了这种行为带来的满足和舒适。
最后,“美酒含兰气,甘瓜开蜜筒”描述了一种避暑时享用的美好场景。诗人通过赞美清凉饮料和甜美果实的形象,传达了对夏日里简单而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寂寥人事屏,還得隐墙东”则表明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纷扰,在一处幽静之所找到心灵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炎热与清凉的对比,以及借用古代神话元素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酷暑中对于避暑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