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常饮酒
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
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
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
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
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常饮酒。
拼音版原文
(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所作,名为《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开篇“宛丘先生自不饱,更笑老崔穷百巧”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学者,即宛丘先生,不以物质富足为满足,反而对老崔的贫穷和他的多才多艺表示出笑意。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淡泊明志、不慕虚荣的赞赏。
“一更相过三更归,古柏阴中看参昴”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夜深人静的氛围。一更即指夜晚的第一更(古代以更为单位计算时间,每更约合现代时钟的45分钟),作者在此刻与朋友相聚,一直到三更(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一二点钟)才返回。古柏阴中,参昴星辰清晰可见,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接着,“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两句,记述了去年的一个场景。诗人以苜蓿为盘,与友人共同享用,而那夜倾注的美酒,如同红色的琥珀般璀璨夺目。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友情的温暖和纯粹。
“今年还看去年月,露冷遥知范叔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面对相同的月亮,诗人不仅回忆起去年的美好时光,还能感受到范叔(古代隐士)的清贫孤独。
“典衣自种一顷豆,那知积雨生科斗”两句,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自给自足的态度。虽然只种了一小片地的豆子,但也充分体现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满足。而积雨之后,豆苗的成长则是意料之外的喜悦。
最后,“归来四壁草虫鸣,不如王江常饮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享受。尽管室内只有草虫的鸣叫声,但这份宁静和自然之音,胜过了王江(古代乐府名曲《江南行》中提到的水域)的宴饮欢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隐居生活、自然美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