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犊不畏虎
拼音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含义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典故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近义词
无所畏惧、初生牛犊不怕虎
反义词
胆小怕事
英文翻译
The new-born calf fears not the tig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成语举例:〖示例〗我看你二人,也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 ★粤剧《搜书院》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年轻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利用曹操与孙权的矛盾,就命关羽率军北上,进攻襄阳与樊城。曹操派曹仁领兵出战,被关羽的部将廖化打败。庞德率军指名要与关羽决战,双方难分胜负。关羽对部下说庞德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必须用计才能制伏他。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初生之犊”指的是刚出生的小牛,而“虎”则代表着危险或困难。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刚出生的小牛不会害怕老虎,比喻年轻人或初学者由于缺乏经验而对危险或困难毫不畏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年轻人在面对新的挑战时的勇敢和无畏精神。它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谨慎,不要因为自信而忽视了可能的风险。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记录下来的言行录,其中有一则对话是孔子对于年轻人学习的劝告。他说:“初生之犊,不畏虎。”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年轻人对危险或困难的勇敢态度。
成语结构
- 初生之犊不畏虎
例句
- 1. 他虽然是个初学者,但初生之犊不畏虎,勇敢地接受了这个挑战。2.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初生之犊不畏虎,敢于面对市场的竞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初生之犊”与“不畏虎”进行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初生之犊代表年轻人或初学者,而不畏虎则表示他们对危险或困难毫不畏惧。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年轻人面对挑战的成语,如“螳臂当车”和“桀骜不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我是初生之犊,但我不畏虎,勇敢地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2. 初中生:初生之犊不畏虎,我决定报名参加高难度的登山活动。3. 高中生:尽管我还是初生之犊,但我不畏虎,我相信我能够顺利通过高考。4. 大学生:作为初生之犊,我将不畏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并记忆“初生之犊不畏虎”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