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土绸缪
拼音sāng tǔ chóu miù
含义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出处《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典故出处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近义词
绸缪桑土、桑土之防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成语举例:明·张居正《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缪,不劬如此矣。”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桑土是一种用桑葚染色的土布,其色彩平凡,质地朴素。绸缪是指用线细心地缝合衣物。桑土绸缪这个成语比喻人的才华、能力等虽然平凡,但却能够发挥出特殊的作用。它强调了平凡之中蕴含的价值和潜力。
使用场景
- 桑土绸缪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平凡普通,但却有着特殊才华和能力的人。可以用于赞美那些默默无闻,但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人。
故事起源
- 桑土绸缪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杨震传》。据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贤臣,他在一次宴会上,看到一位身穿用桑葚染色的土布衣裳的人,虽然这身衣服看起来朴素平凡,但杨震却认为这种衣服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因此赞美道:“桑土绸缪,何以报德?”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桑土绸缪”。
成语结构
- 桑土绸缪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虽然外表平凡,但在工作中总能桑土绸缪,发挥出不可思议的能力。2. 这位演员没有出众的外貌,却凭借自己的桑土绸缪,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桑土绸缪”与桑葚染色的土布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平凡的布料却能织出精美的衣物,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才华、能力相关的成语,如“卧薪尝胆”、“锦上添花”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虽然个子矮小,但他的桑土绸缪让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2. 小学生:虽然他平时不说话,但他的桑土绸缪在班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初中生:虽然他不是班里的学霸,但他的桑土绸缪在数学竞赛中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4. 高中生:虽然他不是学校的领导,但他的桑土绸缪在学生会的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 大学生:虽然他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但他的桑土绸缪让他在校园篮球比赛中成为了关键的得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