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可罗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含义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典故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近义词
门庭冷落、门堪罗雀
反义词
门庭若市
英文翻译
having few visito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成语举例:僮奴婢媪皆散,不半载,门可罗雀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门庭冷清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雀,不能读作“qiǎo”。
成语辨形:罗,不能写作“箩”。
成语谜面:雇
成语故事
故事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一篇传记,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郑庄。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都尉”。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帝时担任“大农令”。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曾位列九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可是,由于他们太刚直了,汉武帝后来撤了他们的职。他们丢了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任上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后来他被罢了官,就没有宾客再登门了。结果门口冷落得可以张起网来捕捉鸟雀了。官场多变,过了一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程公感溉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责一贱,交情乃见。”。
详细解释
- 指门前空无一人,可以用网捕鸟。形容人很少,冷清无人。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很少的场合,也可用于形容人气冷清,冷清无人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后汉书·吴质传》:“质在东观,门可罗雀。”东观是东汉时期官员的官邸,吴质的官邸门前冷清无人,连鸟都很少。后来,人们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人很少,冷清无人的场合。
成语结构
- 由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村庄人口稀少,到了晚上连个人影都没有,简直是门可罗雀。2. 学校放假了,整个校园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门可罗雀”与门前没有人、冷冷清清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门可罗雀”相似意义的成语,如“门庭冷落”、“门可张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门可罗雀的公园里,小鸟都不敢飞。2. 小学生:放学后的图书馆门可罗雀,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里看书。3. 中学生:周末的商场门可罗雀,没有人排队购物。4. 大学生:寒假期间,校园门可罗雀,没有学生上课。5. 成年人:下班后的公园门可罗雀,只有几个人在悠闲地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