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而无功
拼音láo ér wú gōng
含义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典故出处
《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近义词
水中捞月、枉费心机
反义词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英文翻译
toil in vai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举例:不注意科学,一味地蛮干,结果必定是劳而无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评价一个人做事的效果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劳,不能读作“lāo”。
成语辨形:功,不能写作“工”。
成语辨析:劳而无功和“徒劳无益”;都有“费力不讨好”的意思。但劳而无功偏重在没有功效和功劳;往往是他人评说;“徒劳无益”强调白费功夫而没有收到利益。
成语谜面:扫雪填井
歇后语:诸葛亮六出祁山
成语故事
孔子作为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恢复礼制,天下就会安定。为此他曾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国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请他们采纳。遗憾的是,他的那些政治主张并不像他的教学见解那样受人敬佩和欢迎,到处碰壁。孔子的学生颜回便去问鲁国一个叫太师金的官吏:“我的老师孔子到处游说,劝人家接受他的主张,可是到处碰壁。这次去卫国,你看情况会怎样?”大师金摇摇头说:“我看还是不行。现在战乱四起,各国国君为争地盘都在忙于打仗,对你老师的‘仁义道德’那一套非常反感,谁会去听那些不合时宜的说教呢?如蔡、陈两国就是如此。如果到卫国去游说,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太师金又举例作进二步解释:“船在水里是最好的运输工具;车是陆上最好的运输工具。如果硬要把船弄到陆上来运货,那是白费力气,劳而无功。你的老师要去卫国游说,好比是把船弄到陆上去运货一样,其结果,必然是劳而无功,可能还会招灾惹祸。你们不要忘了去陈国的教训,那时你们到陈国不是没人理睬,而且七天弄不到饭吃吗?”。
详细解释
- 劳而无功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劳”、“而”、“无”、“功”组成。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付出了辛勤努力之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取得任何成就。这个成语强调了努力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要在付出努力的同时,注重方法和效果。
使用场景
- 劳而无功常常用来形容做事情没有得到预期结果的情况。比如,学生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却没有取得好成绩;或者一个企业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源,却没有取得利润。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要注意避免劳而无功的情况发生。
故事起源
- 劳而无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修建一座城市,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城市被敌人攻破,努力付诸东流,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努力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否则劳而无功是难以避免的。
成语结构
- 劳而无功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准备考试天天熬夜,但最终还是考了个劳而无功。2. 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最终却以劳而无功告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劳而无功这个成语:1. 将劳而无功这个成语拆分为四个字,分别记忆每个字的含义。2. 想象一个人在辛勤努力工作,但最终却一无所获的场景,形象地表达劳而无功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心劳日拙”、“徒劳无益”等。这些成语都与努力付出而没有取得成果相关,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考试天天晚上都在复习,可是最后成绩却没有提高,真是劳而无功。2. 初中生:我为了提高篮球技术每天都练习很久,但比赛的时候还是没有进球,感觉劳而无功。3. 高中生:我为了写一篇好的作文,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批改的时候老师给了我很低的分数,真是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