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艳饰
拼音nóng zhuāng yàn shì
含义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同“浓妆艳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那女孩儿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那女孩儿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请鲁达居中坐了,插烛也似拜了六拜。”
近义词
浓妆艳裹、浓妆艳服
英文翻译
be very much made up <like a dog's dinn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同“浓妆艳抹”。
成语举例:每到节假日,这里的女孩子都浓妆艳饰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浓妆艳饰原指女子过分化妆,使自己的容貌变得花枝招展,但却无法掩盖内在的缺陷或真实面目。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人们追求虚荣和表面的美而忽视内在品质的现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语境中,用来形容人们追求外表而忽视内在的真实价值。可以用于讽刺、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的人。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一句“浓妆艳饰,非亲非故”。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女子通过浓妆艳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们追求表面美而忽视内在的价值。
成语结构
- 浓妆+ 艳饰
例句
- 1. 她总是浓妆艳饰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其实内心空虚无实。2. 这个社会有太多人只注重浓妆艳饰,而忽视了真正的内在品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浓妆艳饰”与表面光鲜、内心空虚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光鲜亮丽”、“表里不一”等,来加深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每天都浓妆艳饰地上学,看起来像个公主。2. 初中生:我不喜欢那个女明星,总是浓妆艳饰,没有真实的一面。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人只注重浓妆艳饰,却忽视了内在的真实品质。4. 大学生:现在的社会太注重外表了,很多人只关注浓妆艳饰,而不关心内在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