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两便
拼音gōng sī liǎng biàn
含义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出处《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典故出处
《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近义词
公私兼顾、公私两利
反义词
损公肥私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成语举例:沈从文《顾问官》:“名分上是催款,实际上就调剂调剂,可谓公私两便。”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公私两便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指公务、公共事务,“私”指私事、个人事务,“两便”指既能兼顾公务,又能处理私事。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能够灵活处理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既不耽误工作,又不忽视个人的需要。
使用场景
- 公私两便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不因为工作而忽视个人的需求,也不因为个人事务而耽误工作。这个成语可以用在赞美一个人能够高效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的场景中。
故事起源
- 公私两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赵武灵王》一文中。故事讲述了赵武灵王在治理国家时,既能够公正处理国家大事,又能够关心臣民的私事,因此被称为“公私两便”。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形容一个人能够兼顾工作和个人生活。
成语结构
- 公私两便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公私”和动词短语“两便”组成。
例句
- 1. 他工作非常努力,但也能够照顾家人,真是公私两便。2. 这位领导不仅关心工作,还经常关心员工的个人问题,真是能够做到公私两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公私两便”相关的场景或故事进行联想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处理公务,同时也在办公室里处理个人事务,表现出公私两便的能力。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工作和生活平衡相关的成语,如“事半功倍”、“左右逢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工作很忙,但她还能每天陪我做作业,真是公私两便。2. 初中生:老师既能教我们知识,又能关心我们的生活,真是公私两便。3. 高中生:我爸爸工作很辛苦,但他还能抽时间陪我参加学校的活动,真是公私两便。4. 大学生:我努力学习,也不忘参加社团活动,希望能够做到公私两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