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敦世厉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dūnshì

敦世厉俗

拼音dūn shì lì sú

含义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典故出处

  • 宋·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近义词

  • 敦风厉俗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敦世厉俗是由敦世、厉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敦世指敦厚世故,即指一个人为人处世坦诚、真实,与人交往时不虚伪、不做作。厉俗指对社会风俗、道德规范有严格要求,不随波逐流,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敦世厉俗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既能够保持真实、坦诚的为人处事,又能够坚守道德准则,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摇。

使用场景

  • 敦世厉俗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对社会风俗、道德规范有严格要求的态度。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关于敦世厉俗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中,敦厚世故和厉守道德规范一直被看作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成语结构

  • 敦世厉俗为四个字的成语,结构为形容词+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对待朋友非常真诚,对社会风俗也有严格的要求,可以说是一个敦世厉俗的人。2.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一直秉持着敦世厉俗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不受任何利益的诱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敦厚世故和厉守道德规范两个词进行联想,形成一个完整的词组,帮助记忆敦世厉俗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以及其他与品德和为人处世相关的成语,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敦世厉俗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学生。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敦世厉俗、以身作则的榜样。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成为一个敦世厉俗的年轻人。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敦世厉俗的大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敦世厉俗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