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登坛拜将在词典中的解释
dēngtánbàijiàng

登坛拜将

拼音dēng tán bài jiàng

含义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没坛场,具礼乃耳。’王许之。”

典故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没坛场,具礼乃耳。’王许之。”

近义词

  • 登台拜将

英文翻译

  • to appoint military lead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成语举例: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任命将帅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登坛拜将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秦始皇帝在巡游时,看到一个农夫李斯,他的体型高大健壮,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种将军的气质。秦始皇对他赞赏有加,主动邀请他登上高坛,并向他行将军礼,表示对他的敬佩和仰慕。后来,李斯果然成为了秦朝的将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军。从此以后,“登坛拜将”成为了形容对有才能的人表示崇敬和仰慕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登坛拜将”来形容对有才能的人表示敬佩和崇拜的情感。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家、运动员或者学者时,可以说:“他真是一位登坛拜将的人,我非常敬佩他的才华和努力。”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成语,前两个字表示动作,后两个字表示对象。

例句

  • 1. 他在音乐界的地位如同登坛拜将,无人可及。2. 这个年轻的科学家已经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真是一个登坛拜将的人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登坛拜将”与李斯登上高坛向秦始皇行将军礼的场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李斯的故事以及秦始皇的历史,深入了解“登坛拜将”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一位登坛拜将的厨师,她做的饭菜非常好吃。2. 初中生:我非常喜欢郎平,她是一位登坛拜将的女排教练,带领中国女排多次获得世界冠军。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他是一位登坛拜将的人才。

拆字解意

登坛拜将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