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互为表里在词典中的解释
wéibiǎo

互为表里

拼音hù wéi biǎo lǐ

含义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典故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近义词

  •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难解难分

反义词

  • 互不干涉、行同陌路

英文翻译

  • be interlinked <to supplement each oth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成语举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1回:“重荣遂阴相结托,互为表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主语必须是两个以上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详细解释

  • 互为表里是指两个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能单独存在或被孤立理解。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另一个事物,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使用场景

  • 互为表里常常用来形容两个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人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现象和关系。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中的“以有涯随无涯”即是互为表里的意思。亦有人将其来源于《礼记·大学》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成语结构

  • 互为表里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对称的词语组成,形象地表达出两个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

例句

  • 1. 人与自然互为表里,只有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保护人类的生存。2. 父母和子女互为表里,父母的爱和关心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互为表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事物相互交织在一起,彼此关联,无法分开,就像是两个表面互相对应,形成一个整体。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互为表里的例子,可以深入研究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探索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鸟和树木互为表里,小鸟栖息在树上,树木为小鸟提供了食物和庇护。2. 小学生:人与动物互为表里,人类需要保护动物,动物也为人类带来快乐和帮助。3. 初中生:科学与技术互为表里,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的研究。4. 高中生:个人与社会互为表里,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而个人的成长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通过以上学习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互为表里”这个词语,同时也能够扩展我们的思维和认知。

拆字解意

互为表里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