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苟延一息在词典中的解释
gǒuyán

苟延一息

拼音gǒu yán yī xī

含义还剩下一口气。指仅存的生命。

出处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词语

  • 苟延一息

拼音

  • gǒu yán yī xī

解释

  • 还剩下一口气。指仅存的生命。

    苟延一息,还剩下一口气。指仅存的生命。

出自

  •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详细解释

  • 苟:苦苦;延:延续;一息:一口气。原指勉强保持一口气,苦苦支撑生命。后来泛指勉强维持生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艰难维持生存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企业、组织等在困难时期勉力维持运转。

故事起源

  • 相传,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有“苟延残喘千里外,能使老翁得几年”。这句诗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意志,后来成为了“苟延一息”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苟为动词,延为动词,一息为宾语。

例句

  • 1. 在战争年代,人们为了苟延一息,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2. 尽管生活困苦,但是他们仍然苟延一息,坚持到了胜利的那一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苟延一息”与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勉力支撑着自己的生命,苦苦维持一口气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困境、生存有关的成语,如“岌岌可危”、“步履维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山上迷路时,我苟延一息地找到了回家的路。2. 初中生:尽管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苟延一息地坚持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苟延一息地学习,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苟延一息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