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船触舟
拼音xū chuán chù zhōu
含义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出处【出处】:《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词语
虚船触舟
拼音
xū chuán chù zhōu
解释
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虚船触舟,是汉语词汇,
释义
是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出处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详细解释
- 虚船触舟的意思是指虚假的船只碰触到实际的船只,但并没有实际的效果。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不切实际,只是空谈而无实际行动,没有真正的效果。
使用场景
- 虚船触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不实际,只是空谈而无实际行动的情况。例如,当某人只是说了很多好听的话,却没有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时,可以用虚船触舟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虚船触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名叫主父列的人,他曾经对齐国的国君说:“我有一种法术,可以让虚船触舟。”于是,国君很感兴趣,想要亲自见识一下这种法术。结果,主父列却只是用一根竹竿去戳水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虚船触舟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虚船触舟”的结构是“虚船”和“触舟”两个词组成。其中,“虚船”表示虚假的船只,比喻言语或行动不切实际;“触舟”表示碰触到船只,比喻没有实际效果。
例句
- 1. 他只会说大话,从来没有实际行动,真是个虚船触舟的人。2. 这个计划只是空谈,根本没有实际可行性,简直就是虚船触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艘虚假的船只碰触到了实际的船只,却没有实际的效果。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其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礼物,可是他却没有带来任何东西,真是虚船触舟。2. 初中生:老师说要改进教学方法,可是并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感觉就像是虚船触舟。3. 高中生:政府宣布要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行动,这简直就是虚船触舟。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虚船触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