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拔毛济世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oshì

拔毛济世

拼音bá máo jì shì

含义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出处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典故出处

  • 语出《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反义词

  • 一毛不拔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成语举例: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帮助世人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代表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自私自利和无原则的仇杀,对立派杨朱则主张一切从自我的利益出发,即“为我”。墨翟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你愿意拔你身上的一毛而利天下吗?”杨朱则反驳天下不是一毛能救的。

详细解释

  • 拔毛济世是指以小事能够解决大问题,以微薄之力能够帮助到他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的微小贡献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

使用场景

  • 拔毛济世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用微小的力量或贡献来解决大问题,或者用微小的善行来帮助他人。

故事起源

  • 拔毛济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据说,有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看到路边有一只大鹿被困在草丛中,无法自救。庄子并没有用力去拯救它,而是拔去了自己的一根毛,放在了鹿的身旁。这根毛竟然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剑,帮助鹿挣脱了困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微小的力量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

成语结构

  • 拔毛济世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拔毛”表示拔去一根毛,而“济世”表示救济世间的困难和痛苦。

例句

  • 1. 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却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拔毛济世。2. 在困境中,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拔毛济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手指拔去一根毛,然后这根毛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剑,帮助他解决问题,救济世间的困难和痛苦。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入探讨个体的微小贡献对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学生,但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拔毛济世,帮助别人解决问题。2. 初中生: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拔毛济世,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微小力量拔毛济世,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拆字解意

拔毛济世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