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自卫
拼音fàng hǔ zì wèi
含义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典故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英文翻译
liberate the tiger to protect oneself--invite calami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成语举例:张平《抉择》:“这岂不是佛头着粪、放虎自卫!”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补语;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描述了项羽与刘邦争霸的故事。当时刘邦率领的汉军围困项羽,项羽的部下建议他放虎自卫,利用被围困的虎来威胁敌人。项羽采纳了这个建议,放虎自卫后成功逃脱了围困。后来,放虎自卫成为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在危险时采取激烈手段以自保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放虎自卫通常用于形容在危急关头采取激烈手段以保护自己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面临被欺凌或威胁时,他可以采取放虎自卫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故事起源
- 放虎自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项羽与刘邦之争。项羽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利用被围困的虎来威胁敌人,最终成功逃脱困境。
成语结构
- 放虎自卫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放、虎、自、卫。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放虎自卫这个成语,表示在危急关头以激烈手段自救自保。
例句
- 1. 在面对欺凌时,我们应该勇敢地放虎自卫,维护自己的权益。2. 虽然情况危急,但他决定放虎自卫,奋起反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将“放虎自卫”四个字分开记忆,先记忆每个字的意思,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成语的含义。可以尝试用故事或图像来帮助记忆,比如想象一个人在被困的情况下,放出一只凶猛的虎来威胁敌人,以保护自己。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项羽与刘邦之争,以及其他与放虎自卫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舍生取义”、“狼狈为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被坏人欺负时,我会放虎自卫,保护自己。2. 初中生:在面临考试作弊的情况下,他决定放虎自卫,坚守诚实原则。3. 高中生: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我们应该学会放虎自卫,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