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险如夷
拼音lǚ xiǎn rú yí
含义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典故出处
汉·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近义词
履险若夷
英文翻译
handle a crisis without difficul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成语举例:林语堂《说斐尼斯》:“这样履险如夷,居然存在七八百年以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履险如夷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危险时能够从容自若、毫不惧怕,并且能够顺利地处理问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保持冷静、沉着和果断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夸奖一个人在困境中表现出色,能够稳定和安全地处理危险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应对自如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一位朋友,他曾经在军队中担任将领的职务。有一次,他率领军队出征,途中遭遇了一次强敌的袭击。然而,公孙丑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能够保持镇定从容的态度,带领军队成功地击退了敌人。孟子赞扬公孙丑的勇敢和冷静,用了“履险如夷”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 成语“履险如夷”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履”、“险”、“如”和“夷”。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履险如夷,成功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2. 这位勇敢的消防员履险如夷,将火灾扑灭了。3. 面对挑战,他总是能够履险如夷,不畏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履险如夷”与“走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联想,形象地表示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平静和安全。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练习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来进一步了解“履险如夷”的用法和意义。也可以尝试用这个成语来写一篇作文或者和他人进行交流,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履险如夷,顺利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履险如夷,成功地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能够履险如夷,保持冷静地应对各种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