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螳臂自雄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xióng

螳臂自雄

拼音táng bì zì xióng

含义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

出处

词语

  • 螳臂自雄

拼音

  • táng bì zì xióng

解释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

详细解释

  • 螳臂自雄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螳臂”和“自雄”两部分组成。螳臂是指螳螂的前肢,自雄指的是雄性动物炫耀自己的力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自以为了不起,自满自足,认为自己可以与强者相抗衡,但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

使用场景

  • 螳臂自雄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自负、自满的人,提醒他们不要过于自大,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可以用于讽刺那些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人。

故事起源

  • 螳臂自雄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螳螂看到一只正在飞翔的鸟,自负地认为自己的前肢比鸟的翅膀更加强壮,于是自信满满地挑战鸟类。然而,当螳螂试图抓住飞过的鸟时,却被鸟轻松地一扇翅膀吹走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成语结构

  • 螳臂自雄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螳”、“臂”、“自”和“雄”。

例句

  • 1. 他一直螳臂自雄,结果在比赛中被轻松击败。2. 这个人总是螳臂自雄,从不听别人的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只螳螂自负地伸出自己的前肢,以示雄威。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螳臂自雄,觉得自己是全班最聪明的。2. 初中生:那个学生螳臂自雄,以为自己的篮球水平可以和职业球员比拼。3. 高中生: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后变得螳臂自雄,不再努力学习了。

拆字解意

螳臂自雄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