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顾望
拼音chí yí gù wàng
含义犹言迟疑观望。
出处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典故出处
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近义词
迟疑观望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迟疑观望。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迟疑顾望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迟疑表示行动或思考的迟缓,犹豫不决;顾望表示关注周围的情况,有所顾虑。迟疑顾望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决策或行动时,心存犹豫,不敢果断。
使用场景
- 迟疑顾望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的犹豫不决的心态。例如,在职场上,当一个员工面对是否接受新的工作机会时,他可能会迟疑顾望,担心离开现有的工作会带来风险或不确定性。
故事起源
- 迟疑顾望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故事中,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一次朝廷会议上,面对皇帝的问题迟疑不决,不敢直接回答。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迟疑不决的心态。
成语结构
- 迟疑顾望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表示先迟疑,再顾虑。
例句
- 1. 他在签署合同之前迟疑顾望了很久,担心会有风险。2. 她对自己的决定迟疑顾望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迟疑顾望与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迟迟不敢走的场景联系起来。这样,每当你想起迟疑顾望这个成语时,你就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选择时迟迟不敢行动的情景,帮助你记忆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犹豫不决、徘徊不定等,来进一步扩展你的词汇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老师严厉的眼神,迟疑顾望地站在原地。2. 初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他迟疑顾望,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前进。3. 高中生:在考试前夕,他迟疑顾望了很久,不敢决定是否参加社团活动。4. 大学生:他在面试时迟疑顾望了几秒钟,然后才开始回答面试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