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寿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shòu

三寿

拼音sān shòu

注音ㄙㄢ ㄕ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英文翻译

  • 1.【医】triple longevity

基本含义

  • 三次寿命,表示多次生死或多次遭遇危险,仍能安然无恙。

详细解释

  • 三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由“三”和“寿”两个字组成。其中,“三”表示次数或数量,“寿”表示寿命或生命。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经历了多次生死或多次危险,却能够幸免于难,保持安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经历了多次困难或危险,却能够顺利度过,表达其坚强、顽强不屈的意志和生命力。

故事起源

  • 成语“三寿”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做石季龙的人,他在战乱中被多次处死,但每次都能够奇迹般地复活。人们认为他有三次寿命,所以称他为“三寿”。

成语结构

  • 成语“三寿”的结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经历了三次车祸,但每次都能够幸免于难,真是三寿了。2. 这座房子历经了三次地震,却依然屹立不倒,真是三寿之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经历了三次死亡,却每次都能够复活,这个人就拥有了三次寿命,即“三寿”。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三寿”相关的成语,如“三生有幸”、“三过其门而不入”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摔了好几次,但他每次都没有受伤,真是三寿啊!2. 小学生:我爷爷曾经在战争中经历了三次爆炸,但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真是三寿之人。3. 中学生:这个小说的主人公历经了三次危险,但最终成功逃脱,真是三寿之人。4.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主角在面对三次生死考验时都能够安然无恙,真是三寿之人。

拆字解意

三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