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丝虀臼
拼音sè sī jī jiù
注音ㄙㄜˋ ㄙㄧ ㄐㄧ ㄐㄧ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绝纱的文辞。《随园诗话》卷十一引 清 蒋士铨 《迈陂塘》词:“东涂西抹年华改,説甚色丝虀臼。”参见“ 色丝 ”。
基本含义
- 形容品质或能力极低下,毫无价值。
详细解释
- 色丝虀臼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色丝”、“虀”和“臼”组成。其中,“色丝”指的是细小的丝线,暗指品质低劣;“虀”表示细小的破烂器物;“臼”是一种用来磨碎食物的器具。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品质或能力极低下,毫无价值的形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品质或能力极差,毫无价值,常用于贬低或讽刺的语境中。
故事起源
- 关于色丝虀臼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如《庄子·齐物论》中提到:“色丝虀臼,无益于器。”这表明该成语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名词 + 名词
例句
- 1. 这个人的工作能力真是色丝虀臼,一点用处都没有。2. 这件商品质量太差了,简直就是色丝虀臼。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色丝虀臼”这个成语与形象相反的东西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根细丝线、一个破烂的器物和一个被磨得面目全非的臼,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品质或能力相关的成语,如“一无是处”、“不堪一击”等,可以拓展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支笔的墨水已经干了,完全是色丝虀臼。2. 初中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简直就是个色丝虀臼。3. 高中生:这个人的人品和能力都很差,真是个色丝虀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