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飞绣斧豸为冠,雪尽岷山立马看
出处:《送艾熙亭中丞巡抚四川》
明 · 区大相
霜飞绣斧豸为冠,雪尽岷山立马看。
斩佞上方曾借剑,征蛮诸将几登坛。
旗翻锦水千花出,弓抱峨眉片月寒。
廓庙岂烦西顾虑,从来形胜得人安。
斩佞上方曾借剑,征蛮诸将几登坛。
旗翻锦水千花出,弓抱峨眉片月寒。
廓庙岂烦西顾虑,从来形胜得人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艾熙亭中丞巡视四川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意蕴。首联“霜飞绣斧豸为冠,雪尽岷山立马看”,以霜、雪、绣斧、豸冠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艾熙亭中丞在巡视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庄严仪态,霜雪消融后,他驻足岷山之巅,远眺美景,既显其风度,也寓含着对国家山河的深情。
颔联“斩佞上方曾借剑,征蛮诸将几登坛”则转入对艾熙亭中丞政绩的赞颂。这里运用典故,暗示其曾凭借智勇,斩除奸佞,征伐蛮夷,立下赫赫战功,显示出其作为朝廷重臣的非凡才干和忠诚。
颈联“旗翻锦水千花出,弓抱峨眉片月寒”描绘了巡视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锦水之畔,旗帜翻飞,仿佛千花竞放;峨眉山头,月色如银,弓箭静卧其间,寒气袭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艾熙亭中丞巡视时的肃穆与严谨。
尾联“廓庙岂烦西顾虑,从来形胜得人安”表达了对艾熙亭中丞的信任与期待。廓庙,即庙宇,此处泛指朝廷。诗人认为,艾熙亭中丞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对形势的深刻理解,自能确保国家安宁,无需担忧西部边疆的安全问题。这不仅是对艾熙亭中丞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忠诚与责任感的深深信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艾熙亭中丞巡视四川时的壮阔场景,也表达了对其政治智慧和忠诚担当的赞美,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