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手待毙
拼音liǎn shǒu dài bì
含义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典故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近义词
束手待毙
英文翻译
await destruction in a resigned manner <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举例: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四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等死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敛手待毙是指在面临困境或危险时,放弃抵抗或逃避,选择被动地等待失败或死亡的结果。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对逆境或危机的无能为力和被动接受的态度。
使用场景
- 敛手待毙通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无力挽救或无法改变局势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放弃努力或抵抗,选择被动地接受失败的结果。
故事起源
- 敛手待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张十五的人,他在赌场中连续赢了几次,但最后输掉了一切。他原本打算再次赢回自己的财富,但是看到其他赌徒都输得一无所有,他决定敛起手来,等待自己的失败和死亡。
成语结构
- 敛手待毙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敛手”表示收起手来停止行动,“待毙”表示等待死亡。
例句
- 1. 面对强敌,我们不能敛手待毙,而是要勇往直前。2. 虽然面临挫折和困难,但我们决不能敛手待毙,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敛手待毙”成语联想为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时,收起双手,站在原地等待死亡的形象。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或文章来了解更多关于敛手待毙的使用场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数学考试的困难,他选择敛手待毙,没有努力去提高。2. 初中生:在班级竞选中失败后,他感到失望,但并没有敛手待毙,而是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的机会。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学生选择敛手待毙,而有些学生则选择积极备战,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