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名道姓
拼音zhǐ míng dào xìng
含义明确指出姓和名。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一:“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
典故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一:“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
近义词
直呼其名、直言不讳、毫不隐讳
反义词
旁敲侧击、隐约其辞、含沙射影
英文翻译
mention by name <name nam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明确指出姓和名。
成语举例: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动不动就东拉西扯地胡缠些什么?(欧阳山《三家巷》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含贬义,多指公开批评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谜面:直呼其名
详细解释
- 指名道姓是一个描述直接点名人物真实身份或姓名的成语。它强调了直截了当地揭示事实,不留任何猜测的余地。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表达对某人真实身份的确认或揭示某人的真实面目。
使用场景
- 指名道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低或揭露某人的不光彩行为,也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真实身份的确认或表扬。它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场合、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各种场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宰相叫孙叔敖,他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非常有权势。有一天,孙叔敖穿着朝服去拜会国君,然而国君并没有认出他来。孙叔敖非常愤怒,于是他大声喊道:“我就是孙叔敖!”这个故事成为了“指名道姓”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指”、“名”、“道”和“姓”。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指名道姓地批评了那些不负责任的同事。2. 这篇报道指名道姓地揭露了那位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舞台上,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和姓氏,直接指出自己的身份。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点破迷局”、“直言不讳”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指名道姓地批评了不守纪律的同学。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指名道姓地揭露了作弊的同学。3. 高中生:这篇文章指名道姓地披露了那位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4. 大学生:这位教授在演讲中指名道姓地批评了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