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花前
拼音yuè xià huā qián
含义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出处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典故出处
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近义词
花前月下
英文翻译
under the moon and before the flow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举例:想着他锦心绣腹那才能,怎教我月下花前不动情。(元 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二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花,不能读作“huà”。
成语辨形:花,不能写作“华”。
详细解释
- 月下花前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美丽、浪漫的情景或场景。它源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一句:“月下花前,人约黄昏后。”这句诗描绘了当时的皇帝杨贵妃与唐玄宗在月光下相会的浪漫场景,因而成为了形容浪漫情景的成语。
使用场景
- 月下花前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浪漫景色,尤其是与爱情有关的场景。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情侣在月光下散步、约会,或者形容夜晚的花园、湖畔等地方。
故事起源
- 月下花前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是唐玄宗的宰相,他和杨贵妃有一段深情的爱情故事。他在《长恨歌》中描绘了自己与杨贵妃在月下相会的浪漫情景,从而创造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月下花前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月下”、“花前”和“月下花前”。其中,“月下”表示在月光下,而“花前”表示在花的前面。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在那个夏夜的月下花前,他向她表白了。2. 我们约定在月下花前见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站在花的前面,正好有一轮明亮的月亮照耀着,这样就可以联想到月下花前的意境。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月亮、花朵和浪漫情景有关的成语,如“花好月圆”、“花好月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很喜欢在月下花前散步。2. 初中生:他们约定在月下花前见面,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3. 高中生:在那个月下花前,他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