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泣血
拼音bào pú qì xuè
含义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抱璞,指抱着璞玉,泣血,指眼泪像血一样流出来。抱璞泣血比喻对美好事物的痛惜和惋惜之情非常深厚。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被破坏、消失或浪费的遗憾之情。也可用于形容对某人的深深怜惜和同情。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公元前525年,楚国的文公去世,他的儿子共和子继位后,将文公的葬礼改成了私人葬礼,不让百姓参加,也不让丧车经过百姓家门。百姓们对此感到非常痛心,有一位老百姓抱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泣不成声,眼泪像血一样流出来。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成语“抱璞泣血”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不要抱璞泣血。2. 面对历史文物被破坏的景象,他抱璞泣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抱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眼泪像血一样流出来,表示他非常痛心和痛惜。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玉石的重视和赞美。可以学习其他含有玉石的成语,如“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俱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小鸟受伤了,小明抱着它抱璞泣血。2. 初中生:听到动物园要关闭,小红抱璞泣血,她很喜欢那里的动物。3. 高中生:看到历史建筑被拆除,小李抱璞泣血,他觉得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