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赔身下气在词典中的解释
péishēnxià

赔身下气

拼音péi shēn xià qì

含义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典故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近义词

  • 低声下气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谦卑的样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赔身下气是一个贬义词语,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权势者或压迫者时,为了自保而屈服和奴颜婢膝。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被欺凌或压迫时,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自尊,甘愿屈服于他人的意志。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权势者、上级或压迫者时,出于无奈或恐惧而屈服和低声下气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政治、职场、社会等各种场景。

故事起源

  • 赔身下气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诚于国家,但遭到了宫廷权臣的陷害。为了保护自己,屈原被迫离开了楚国,并在离开前写下了《离骚》一诗,表达了自己的不甘和愤怒。这个故事中的屈原就是一个典型的赔身下气的例子。

成语结构

  • 赔身下气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赔”表示低声下气、屈服,“身”表示个人的尊严和自尊,“下”表示向下,表示屈服,“气”表示意志和尊严。

例句

  • 1. 他在面对领导时总是赔身下气,没有一点主见。2. 这个国家的人民不应该赔身下气,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自主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赔身下气”与屈原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屈原被迫离开楚国时的无奈和愤怒,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尊严、自尊相关的成语,如“自尊自爱”、“自重不凡”等,以丰富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霸凌,我不会赔身下气,我会勇敢地保护自己。2. 初中生:他在老师面前总是赔身下气,没有一点反抗的勇气。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赔身下气。4. 大学生: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赔身下气,我要保持自己的尊严。5. 成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们不应该赔身下气,而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拆字解意

赔身下气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