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
拼音mí mí hu hū
含义1.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
出处 魏巍《我的老师》《魏巍文集》第七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指(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词语
迷迷糊糊
拼音
mí mí hu hū
解释
1.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
2.使浑浊不清
3.使迷惑不清,把弄得模糊不清
出自
魏巍《我的老师》《魏巍文集》第七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指(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
详细解释
- 迷迷糊糊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迷”和“糊”组成的成语,表示人的思维不清晰,头脑中的思绪混乱,感觉模糊不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精神状态不佳、头脑不清晰或者对事物不理解时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迷迷糊糊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描述某人在早晨刚醒来时的状态,或者形容某人在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下思维不清晰。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个问题或事物不理解,感觉模糊不清。
故事起源
- 迷迷糊糊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人们对于思维不清晰、感觉迷糊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而来的。
成语结构
- 迷迷糊糊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迷”和“糊”组成的,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昨晚熬夜写论文,今天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2. 她在听完那个复杂的问题后,脑子迷迷糊糊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将“迷迷糊糊”联想成一个人的脑袋里面迷迷糊糊的,思维不清晰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思维、感觉相关的成语,比如迷惑不解、迷失方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我还没完全醒来,就迷迷糊糊地走进了错的教室。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因为紧张而变得迷迷糊糊,答错了一些题目。3. 高中生:最近学习太累了,每天早上起来都迷迷糊糊的,上课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